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全国学联 江苏省人民政府  |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
首页 > 挑战杯动态 > 媒体报道 > 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

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

组委会 发表于 2025.11.03 | 点击数151
新闻标签:

1031日上午,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新闻通气会。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青团江苏省委、南京大学等单位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和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新闻通气会。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向与会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挑战杯”竞赛的支持关注表达诚挚感谢,介绍了“挑战杯”竞赛总体情况、近年来改革优化情况以及本届竞赛成效特色。“挑战杯”竞赛作为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坚守初心使命、深化改革创新、彰显品牌价值,带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产出,牵引青年科技人才竞相涌现。

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冠名支持,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

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终审决赛于1031日到113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共有640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将通过公开答辩方式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根据团体总分产生获挑战杯”“优胜杯的高校。此外,“揭榜挂帅”专项赛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个主擂台城市完成比赛。

团的十九大以来,团中央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挑战杯”竞赛的内涵和价值不断深化拓展,使其成为新时代共青团服务青年科技创新的高能级平台和有效载体。

一是进一步优化赛事设置,强化技术攻关。全面升级“揭榜挂帅”专项赛,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更加紧扣产业前沿,在协同办赛、榜题数量、赛事规模、奖励条件等方面全面提质增效。首次举办“人工智能+”专项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深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利用,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强化价值引领。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注重学生科学家精神培育,引领广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不断加强赛事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培训交流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片区示范性培训,覆盖全国860余所高校的师生8万余人,及时传达赛事制度改革方向、解读赛事政策导向、交流参赛办赛经验。

三是进一步深化赛事组织,强化育人实效。夯实“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优化校级赛事组织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链条不断延伸。通过举办科创报国分享会、人才双选会、青年发展型城市推介等配套活动,更好为青年学子成长发展赋能,有效扩大赛事覆盖面和影响力。邀请中国工程院成为竞赛主办单位之一,为赛事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保障。

四是进一步严格作品评审,强化学术导向。突出“严”的基调,扎实“严”的制度,严格作品审查、评审过程,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清清爽爽的比赛氛围。强化作品展位问询,突出对作品真实性、实操性和实际贡献度的考量,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切实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届竞赛坚持守正创新、聚力提质增效,坚持“五个聚焦”、着力“五个效能更强”,努力打造一场更高质量的青春盛会、学术盛会、创新盛会

一是聚焦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服务培育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效能更强。将竞赛作为助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鼓励学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聚焦基础学科开展前沿性、原创性学术探索,聚焦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二是聚焦服务青年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创新驱动创业就业的效能更强。充分发挥“挑战杯”竞赛集聚效应,注重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配套组织开展参赛学子对接洽谈和企业研学参访等活动,推动竞赛承办地方和企业优化人才吸引政策,把青年就业落户等优惠政策送到学生手上。赛事举办以来,通过召开配套招聘会、开通面试“直通车”、实习“绿色通道”等方式,为青年更好就业搭建平台,为城市招才引智提供助力,匹配提供就业、实习岗位5万余个。

三是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校地聚力协同科技攻关的效能更强。创新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会同多个部委、科技创新企业、科研机构等,优化“企业发榜、竞争揭榜、开榜签约”工作机制,在全国8个城市(区)分领域设立主擂台,助力攻关产业发展难题,发布120余个榜单,兑现科研奖励经费近3000万元。通过组织发榜单位和青年学生到主擂台城市“打擂揭榜”,为地方引入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切实服务地方发展。

四是聚焦加强青年学生政治引领,上好青年科技创新“大思政课”的效能更强。突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这一主题,切实发挥好竞赛的育人作用。备赛期间,注重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三下乡”、“青年实干家计划”等社会实践,在亲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竞赛期间,举办“科创报国主题分享会”,向青年学生诠释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五是聚焦做好竞赛“后半篇文章”,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能更强。建设竞赛项目库、人才库,设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项奖,深化与中关村科技园、上海张江集团、苏州工业园区、湖南湘江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6个“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的合作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大学创新创业园区、团属青创园等,着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团江苏省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本届“挑战杯”竞赛对江苏青年创新创业的引领效能。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届“挑战杯”竞赛在江苏举办,予以赛事有力支持保障。在办好主体赛的同时,团省委紧紧围绕“人才”和“项目”两个核心,策划了“全国学子看江苏”青年发展型城市宣介、“全国学子聚江苏”青年科技人才专场招聘会、“硬核江苏成就你”项目对接转化活动、人工智能“挑战之星”擂台赛以及两场南京创享日系列活动,为参赛学子搭建展示才华、对接资源、落地发展的平台,推动赛事从“学术比拼”向“人才集聚、项目落地”延伸。团江苏省委将立足本届“挑战杯”竞赛新起点,引导全省青年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挑大梁、当主角,将创新智慧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南京大学团委负责同志介绍了本届“挑战杯”竞赛的筹备情况,对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挑战杯”竞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既是一次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示南京大学办学水平和科创育人成效的机会,也是一次向国内国际、社会各界传播南大声音、讲好南大故事的窗口,展现了南京大学以“奋进行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动能、新成效。承办本届“挑战杯”竞赛,是展现南京大学建设成果的“新窗口”、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的“新引擎”、推动教育创新与社会联动发展的“新契机”。南京大学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高质量推进赛事筹备、高水平打造赛事服务、高标准实现赛事保障。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迎来终审决赛。南京大学期待为全国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呈现一场精彩、特色、难忘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盛会”,以出色、出彩、出新的赛事盛典,向全体参赛师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后,与会相关单位同志就“挑战杯”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做好“挑战杯”竞赛“后半篇文章”,“挑战杯”竞赛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等媒体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来源:微信公众号“创青春”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