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辅助减速蓄能装置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发明本装置的目的在于回收汽车制动时部分浪费的能量,节约能源;同时,提供额外的制动力,减少刹车片的使用,提高汽车的杀策划效率,增强安全性。 其基本原理为电磁感应效应,利用固定在车轮上的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阻碍转矩,完成制动与机械能与电能转化过程,控制电路是通过减速触片的开闭来控制电磁感应电路的通闭,以此实现在减速时整个装置的启动,产生的电流通过整流用蓄电池来收集、利用。
- 详细介绍: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多,引发了公众对于节能的思考。2009年中国汽车能源消耗已达到全球总能耗的22%,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使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性约束和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20世纪90年代初,由13本学者桑原牵头,五十铃汽车公司联同住友金属工业首次研制成功了一种使用钕铁硼永磁体,不需电力来源,重量轻、简洁紧密、易安装的具有革命性的涡流缓速器”。有文献最早报道了...(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发明本装置的目的在于回收汽车制动时部分浪费的能量,节约能源;同时,提供额外的制动力,减少刹车片的使用,提高汽车的杀策划效率,增强安全性。 其基本原理为电磁感应效应,利用固定在车轮上的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阻碍转矩,完成制动与机械能与电能转化过程,控制电路是通过减速触片的开闭来控制电磁感应电路的通闭,以此实现在减速时整个装置的启动,产生的电流通过整流用蓄电池来收集、利用。 ...(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传统的汽车制动方式主要是在车轮上安装机械式摩擦制动器,但是连续或频繁使用制动器,使得制动鼓及摩擦片严重磨损,时间久了会导致鼓开裂、制动衬片烧毁。这不仅降低了制动器的寿命、增加了运营成本,严重时还会引起安全事故。目前,市场上的减速器大多采用磁励式,利用消耗自备电源电量产生制动力矩,虽然起到了了辅助刹车的作用,但同时也消耗了能量。而其它车载蓄能装置如飞轮式、液压式装置,也有着体积大、...(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无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视频,图片,动画,现场展示展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一、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了辅助刹车与电磁蓄能的一体化功能。二、实现了对减速时原本耗散能量的回收利用,优化了传统刹车模式,减低了排放。三、通过对闭合线圈组数的控制,实现了对制动力矩及刹车效果的控制。四、装置具有体积小、拆装方便的特点,可方便的安装于各类机动车辆上,且成本低廉。 本作品适用于中小型机动车辆,可实现在不改动汽车原有结构的前提下的方便拆装,并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尽管很多公司和研究所都开展了关于缓速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我国在缓速器上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大,且大都是初级产品,在高端缓速器方面普遍是引进。缓速器必定是未来汽车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会在汽车上普遍使用。据预计,今后几年,随着更为严格的法规相继出台,以及企业、用户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进一步重视,6~8米客车用缓速器市场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