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小类:
数理
简介:
水文化是与水有关的文化,即探讨“人”与“水”之间关系的文化。水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其水元素,而水元素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水元素是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元素暗含着江南古镇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建筑人文意涵,透过水文化元素可以深刻解读江南古镇建筑的区域文化脉络及建筑谱系形制。
详细介绍:
古镇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水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其水元素,而水元素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水元素是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元素暗含着江南古镇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建筑人文意涵,透过水文化元素可以深刻解读江南古镇建筑的区域文化脉络及建筑谱系形制。 从地脉基因和文脉谱系两方面解析水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之后从文化地理视角着重分析水文化...(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 江南古镇建筑的水文化元素透析--以周庄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从文化地理视角解读江南古镇建筑肌理,分析周庄古镇诗意人居环境,以期为古镇保护和现代城镇规划提供借鉴思路。 基本思路:在2010年地理科学专业综合人文地理实习中,对江南水乡的诗意人居环境印象深刻,发现古镇建筑与水存在密切关系,决定从水文化视角解读江南古镇建筑并开展论文写作,得出周庄古镇为建筑、水、文化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根据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显示,1994-2010年间全国发表的研究江南古镇建筑的论文很多,但从文化视角解读江南古镇建筑的论文尚且很少,尤其是从水文化视角,本文在该方向上的探讨具有创新性。作者采用地理学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江南古镇的水文化生态研究及在建筑形成机制中的重要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江南古镇的水文化元素及建筑文化生态进行深层挖掘,对认识江南地区水文化的地理成因及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探讨古镇建筑的功能结构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筑文化谱系,对江南古镇的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学术论文摘要

古镇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谱系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从文化地理视角着重分析水文化元素对古镇建筑肌理、演变格局之影响,指出渔元素、水稻元素、桥元素、船元素组成了古镇建筑的水文化体系肌理要素。以周庄为例,阐述了水文化元素与古镇建筑的特点、布局、风格之对应关系,以期从水文化视角解读江南古镇建筑形制及文化谱系。

获奖情况

由于本文刚刚于2011年3月完成,因此尚未在任何报刊和会议上发表,但已正式向《中国园林》投稿,进入正常审稿阶段。

鉴定结果

尚无

参考文献

1. 孟亚明,于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 2. 张环宙,汪波.从水因子角度对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5(1). 3. 刘晶,熊学忠.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文化透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 4. 蒋励.解析江南水乡...(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江南古镇多年来一直是学术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从以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倡导和发起的开始,我国学者对江南古镇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论文、著作和课题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江南古镇文化的却少之又少。 根据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显示,1994-2010年间全国共发表与江南古镇相关的论文上百篇,但研究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非常少。欧阳虹彬,张卫在《洪江古镇建筑的文化...(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