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村合作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意愿及行为分析
小类:
管理
简介:
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能有效避免农村经济市场的两极分化和市场失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管理离不开成员的参与,忽视组织成员的态度将最终导致农村合作组织的失败。
详细介绍:
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能有效避免农村经济市场的两极分化和市场失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管理离不开成员的参与,忽视组织成员的态度将最终导致农村合作组织的失败。本文通过作者调研团队对河南省十多个农村合作组织的调查获得200份的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本框架,以人的因素对主要研究视角进行科学的分析,发现影响我...(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农村合作组织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发展情况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通过对河南农村合作组织调查研究,分析成员意愿和行为找到影响农村合作组织成员参与合作组织管理的重要因素,提出有利于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好的结论和建议。基本思路:对典型的农村合作组织调查——用改进的行为理论(TPB)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成员参与管理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采用Icek 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PB)作为理论框架,以作者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对典型的农村合作组织进行的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支撑,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有利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结论和建议。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改以往以经济和制度为主的研究视角,从“人”的视角进行研究,从“成员”的视角研究农村合作组织,得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和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而在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柱。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奠定了社会基础。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意愿及行为进行分析,从“人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农民与组织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而改变组织制度、政策或通过培训改变农民合作意识,提出有利于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有效建议。

作品摘要

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能有效避免农村经济市场的两极分化和市场失灵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管理离不开成员的参与,忽视组织成员的态度将最终导致农村合作组织的失败。本文通过作者调研团队对河南省十多个农村合作组织的调查获得200份的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本框架,以人的因素对主要研究视角进行科学的分析,发现影响我...(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5、;10~16 (2)刘宇翔,王征兵.芬兰农民合作组织管理的分析与借鉴:影响农民参与组织管理的因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03:103~109 (3)张建成,刘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74~76

调查方式

本文的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影响农村合作组织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回顾农村合作组织的研究文献,大多数研究者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将这些原因归因于管理、成本、经营策略、资本问题、宏观政策和制度设计等,更多的注重对合作组织“制度”和“经济”因素研究,对于合作组织中“人”因素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制度和经济因素对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成员的意愿、行为同样不容忽视,成员拥有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双重身份,和其他商...(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