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长泰方言中保留的中古语音系统的考察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文通过对长泰地区方言的调查,试图反应出中古语音系统在长泰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从而对中古语音的研究产生帮助。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走访当地的村庄、镇甸,记录当地方言。二、采访当地研究方言的学者和专家,了解长泰方言的全貌。三、参阅文献、查看古韵书如《广韵》、《切韵》等,印证调查结果
- 详细介绍:
- 本文通过对长泰地区方言的调查,试图反应出中古语音系统在长泰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从而对中古语音的研究产生帮助。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走访当地的村庄、镇甸,记录当地方言。二、采访当地研究方言的学者和专家,了解长泰方言的全貌。三、参阅文献、查看古韵书如《广韵》、《切韵》等,印证调查结果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通过对长泰地区方言的调查,试图反应出中古语音系统在长泰方言中的保留情况。从而对中古语音的研究产生帮助。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一、走访当地的村庄、镇甸,记录当地方言。二、采访当地研究方言的学者和专家,了解长泰方言的全貌。三、参阅文献、查看古韵书如《广韵》、《切韵》等,印证调查结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长泰方言的研究一直是一块比较不受人关注的领域。但其在中古音研究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长期以来,仅有少数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挖掘。本文希望通过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介绍长泰方言的特点和价值,使当地专家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使学界认识到这一批专家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并吸引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文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通过对保留有大量中古语音的长泰方言的调查,印证前人对中古乃至上古语音系统的拟测,从而对学界的古音研究产生易助。二、通过调查揭示闽南语各方言间的谱系,从而对语言学的谱系研究提供资料。三、有助于闽台方言嬗变脉络的调查研究,从而促进闽台的文化交流。
作品摘要
- 语言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在地域和时间的横向和纵向的延展中,语言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汉语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变化。尤其是语音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对于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学界习惯上将其划分为“上古音”、“中古音”以及“近古”直至现在的语音。对于中古音的研究,学界公认闽南地区方音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参考价值。而长泰地区作为闽方音下一个...(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校赛优秀奖
参考文献
- 1、《汉语古音韵学导论》1956年版 罗常培著 2、《长泰民间谚语集成》1992年版 杨竹安主编 3、《长泰民间歌谣集成》1992年版 张阿南主编 4、《长泰县方言志》 1994年出版 林宝卿著 5、《新编长泰县志•长泰方言卷》1996年经省批准出版 6、杨竹安大学毕业论文《长泰方言是研究中古音的活化石》 7、《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 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重奇著 7、杨竹安老先生口述、笔录珍贵资料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方言的研究对于应用语言学、音韵学等语言学科有着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就闽南语的研究而言,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自1988年至今。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多大10余次,与会人数60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多年一直致力于漳州方言的研究,编写了《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等重要著作。 由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华侨大学王建设教授、漳州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