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体系的评价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建设点多面广,内容复杂,各地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因此,现阶段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用于相互比较的新农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本文以河南省为例,综合论述了河南省农村地区近5年来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活满意度四个大方面来论述建立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际运用方法以指导工作。
详细介绍:
在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国务院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扶助“三农”的方案,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摆在了首要位置,这不仅表明了农村发展的重要地位,而且体现了中央民生为本的思路。建立一套新农村生活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发硬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程度。本论文期望建立的体系是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为例,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为了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结合我们所学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我们科学地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为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贡献我们的力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有利于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人员对相关的新农村建设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亦可作为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要素。 2.科学的分析方法。整个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要素进行比较,使新农村建设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思路指导,促使各部门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指导建设。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体系主要以河南省新农村地区为例,一旦体系建立,对全河南省的新农村评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份。 2.可作为各村的行政考核指标。 3.各村进行量化评估,形成相互比拼的干劲。

作品摘要

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生活满意度四个大方面综合论述了河南省农村地区近几年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对2010年河南省12个地市的农村生活环境进行的抽样调查做了部分的实证分析,整个过程中坚持科学性、代表性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相关的比较衡量,旨在建立一个评价河南省新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体系,以对日后的建设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袁华.滁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大河网——大河报2006年10月27日 [3]世华财讯2006—09—26. [4] 201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5]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二 [6]2010年上半年南阳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南阳市统计局,2010—08—16 [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社会调查、资料查阅、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图片照片、统计报表、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上世纪70年代后,实现进步指标研究(GP I)等揭示:发达国家GDP虽持续增长,但因社会不平等与环境破坏加剧,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持续下降。在我国,目前各地都开展了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并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但由于该工作起步晚,工作量大,各地政府重视程度受经济发展制约而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就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各种相关的研究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差异大。目前该研...(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