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节能降耗分析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 简介:
- 本软件功能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预测和配电网节能降耗分析。适用于电网公司规划部门、配电管理部门和电力设计部门进行配电网相关计算,为配电网节能降耗规划及工程评估提供计算分析平台。
- 详细介绍:
-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当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主要特征;多种分布式电源深入负荷中心,协同各类高效能自动设备形成互动的智能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配电网节能评估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项目和层面比较广泛。实施配电网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有网路结构调整、线路改造、无功补偿、更换高能耗变压器、调整运行电压等,单一的改造措施节能效果有限,综合改造则能有效挖掘降损潜力。然而,由于...(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设计目的: 近年来,我国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各行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基本思路: (1)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思路:采用时间序列法中的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实现对分布式上网电源未来某一时间点输出功率的预测分析。 (2)ESAS软件思路:在预测得到分布式电源发电功率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电源、负荷、线路、配电、无功补偿及各类运行参数的配电线路数据库,搭建配电线路...(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1) 完成了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在软件层面上的实现,并成功应用于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预测。软件在编写过程中,成功地克服了ARIMA模型运算中所涉及的模糊规律的判断、矩阵运算和大量的数据处理。 (2)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节能降耗优化改造模型体系及其软件ESAS实现。 (3)ESAS软件实现了录入基础数据--计算用数据库生成、配电网拓扑结构分析和检查、核心计算优化模型、优化结果...(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作品曾作为主要工具,应用于中山电网节能降耗改造与规划研究项目中。该项目于2010年9月17日在中山通过了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主持的“中山电网节能降耗改造与规划研究”项目评审会。评审会上,专家在听取项目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查新报告后,经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品所处阶段
-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普通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现场演示/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使用说明: 硬件设备:Pentium III 1Ghz 及以上处理器或兼容处理器; 内存:256M及以上; 硬盘:2G及以上剩余空间; 系统环境要求:Windows 2000/NT/XP32位操作系统。 技术特点和优势:本软件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tio。软件主要致力于解决当前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趋势下,配电网节能降耗规划及改造工程中难以对方案进行综...(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配电网节能改造是以降低配网线损率为目标,以设备更新、网架重构以及运行优化等为手段的系统工程。从国外案例可以看出[1],配电网节能改造能产生惊人的降损效益。相比之下,我国对配网能耗的挖掘还很不够,普遍存在改造方式单一[2-4]、组合优化不成体系[5-7]等问题,其中,改造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是根本原因。规划的难点在于,如何优化整合多种改造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有限的改造资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