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小类:
社会
简介:
我们大学生志愿者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活动,将我们的“低碳”宣传出去,并得到了社会上不同群体的该关注和好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这次的活动使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真正的走入社会,去和百姓交流,沟通,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活动中将我们的理念“低碳生活”传播出去,每个人在宣传“低碳”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结下了真挚的友谊,这将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详细介绍:
秉承的是 我们“低碳生活” 的理念: “节能环保 引领绿色生活” 一、活动背景: 我的初中同学杨阳,现为东南大学学生,暑假期间,带着东南大学小分队的五位同学(内蒙古——包鹤,太原——李超,四川——文静,江苏——徐继刚,江西——付欣)来到文水县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全县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活动从8月4日开始到8月12日结束,在此期间,我们的...(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倡导低碳生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学生利用暑假社会实践,组成团队,选取当今社会最前沿、最值得关注的地毯生活为实践对象,从低碳涉及的各个方面取材,针对不同群体,运用不同的形式,对低碳生活理念以及低碳生活进行详细地介绍,从自身做起,影响和带动全民践行低碳生活,实现真正的低碳生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记录了来自不同城市的大学生一周实践活动的成效。我们以身作则,坚持低碳出行,以徒步和自行车等节能工具代替机动车;深入当地有关单位调查访问,并得到政府机关单位领导的鼓励和赞扬;受到了电视、网站、报社等媒体的关注。我们创新性地将理论和时间联系起来,秉承低碳生活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引领绿色生活。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成效,不仅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践报告中详细地介绍了 践行低碳理念的科学方法,调查总结了相关企业、行业在低碳方面做出的积极响应,记录了市民们对低碳认识的发展,宣传了我们所要倡导的低碳生活的理念,形成了构建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坚定了大学生们实现低碳社会的信念。

作品摘要

“低碳,让生活更绿色”实践活动从2010年8月4日下午开始到8月12日晚结束,历时 8天。在这几天的活动中,我们不仅更深刻的了解了“低碳”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这次的活动使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真正的走入社会,去和百姓交流,沟通,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活动中将我们的理念“低碳生活”传播出去,每个人在宣传“低碳”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活动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新文水新视角栏目组 还为我们制作并播出了长达15分钟的专题节目《低碳,离我们有多远?》。 吕梁晚报、吕梁新闻网在报纸的第二版“社会”一版报道了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低碳的意义,对我们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吕梁新闻网为我们报道的网址为: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引起了当地媒体得关注而且得到了在中国低碳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中国低碳网(易碳网)和低碳网等网站的关注,纷纷对活动进行了报导。

参考文献

[1]熊焰.低碳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1-01。 [2]冯周卓袁宝龙.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困境与政策引领[J].上海城 市管理.2010(3).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 影响,2008(2):5-10. [4]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2008:31. [5]陈群元,...(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个别谈话交流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长达十三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虽然“有共识、没结果、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最终结局让人有些遗憾,但是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发言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决心。温家宝表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