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趋势与就业质量的调查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权利意识增强,工作搜寻的手段多样化、保留工资普遍较高,但仍然缺乏向上晋升的渠道;结合调查数据,文章从薪酬待遇、工作生活质量、就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其就业质量,探讨了就业质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市民化的内在关系,并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改进其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详细介绍: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为初步了解和评估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我们于201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对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和方便抽样的问卷调查,调查地点为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四地的农民工聚居地。在刘易斯拐点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与趋势,他们具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新趋势,评价其就业质量,探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借助STATA11.0和SPSS18.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结论及建议为提高其就业质量、促进其融入城市提供参考,有助于推进城市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和企业管理转型的实现。 本论文以就业质量为切入口,研究角度较新颖;研究中大量采用统计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合深度访谈进行扎根研究,研究方法科学。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新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与就业能力,关系到其就业的;关系到他们能否真正流入城市、扎根城市、变身“市民”;关系到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研究有助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争取合法权益保护;有助于企业管理方式,发挥人力资本效用;有利于政府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体系,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品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本论文通过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显示,在刘易斯拐点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与趋势,他们具有强烈的城市偏好,注重闲暇和工作生活质量,权利意识增强,工作搜寻的手段多样化、保留工资普遍较高,但他们仍然缺乏向上晋升的渠道;结合调查数据,文章从薪酬待遇、工作生活质量、就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等方面分析评价了其就业质量,...(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荣获广东金融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中华全国总工会,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2011.2.21 [3]曾湘泉.“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 [5]韩长斌.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个案访谈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新生代农民工以近一亿人的庞大数量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他们的就业直接关系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其就业质量问题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 陈海秋(2009)认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是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应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和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等措施来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陈藻...(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