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工作就是要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密度与人口发展的潜力,科学界定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等不同类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地域和范围,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形成人口发展分布合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资源...(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就是要根据人居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现有开发密度与人口发展的潜力,科学界定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和人口集聚区等不同类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地域和范围,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规划与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分布合理化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的目标是运...(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各县市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物质积累基础、人类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了评价,从而确定各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具体位置与界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项工作数据来源于04年—06年的统计年鉴及调查年鉴,是地理学、统计学、人口学及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综合研究项目;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GIS多因素迭置模型;在指标分析中运用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河南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判定工作,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旨在合理规划我省的人居环境,明晰不同功能区人口发展的定位与方向,为完善不同功能区人口的规划与政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功能区的判定工作对人口资源的合理分布以及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在第一章中,我们通过对地形起伏度、地被指数、气候适宜性和水文指数的计算分析,具体地评价出不同地域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并将人居环境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比较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在第二章中,我们利用LCCI(土地资源承载指数)、Rp(土地超载率)、Rg(粮食盈余率)这三个特征指标来具体评价各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并将其划分为土地超载地区、人粮均衡地区、粮食盈余...(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是2008年省计生委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本作品于2008年12月获“第五届”某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本作品于2008年10月获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 本作品收入即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南人口分布战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研讨会.2008.02 【2】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2008.02 【3】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政策研究方法引读.2008.02 【4】 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07.10 【5】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欧洲空间规划、基金建立、监测评估.2007.11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999年5月10日至11日,在波茨坦召开的关于欧盟空间规划部长级非正式会议中决意通过了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SDP),寻求欧盟地域范围内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SPESP(欧洲空间规划研究项目)作为一个试点项目,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合作的概念,检验ESDP(欧洲空间发展)所提出的空间发展标准,并为空间政策的图形化阐释提供方案。自1998年12月至...(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