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我国山寨现象的存在与发展状态透析——以山寨手机行业为例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山寨”现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没有进行刻意宣传,却迅速在社会上蹿红,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其背后隐含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值得人们去思考。本作品通过对山寨手机现状及成因的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山寨手机影响市场的探究,通过对山寨手机的使用人群、消费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挖掘山寨手机的利弊,分析其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而透析我国山寨现象的存在与发展状态,并提出正确引导山寨手机走向正规化发展道路的对策。
- 详细介绍: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市场经济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产品的快速更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民间创新在经济市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仿制、盗版、克隆的产品出现在IT行业,这些产品,被大众视为“山寨”产品。 “山寨”亦作“山砦”, 旧时指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水浒传》第五一回:“吴...(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国山寨手机市场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山寨现象的存在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探讨如何引导山寨手机走向健康发展道路的对策。 基本思路: 1.多种调查方法的运用,多角度分析,解剖山寨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利弊。 2.剖析山寨手机的现状、消费者及其消费心理。 3.探讨山寨手机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市场经济造成的影响。 4.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科学性:作品的调查研究方法行之有效;观点明晰;分析透彻,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先进性:作品选题新颖独特,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客观分析山寨现象及其主流产品山寨手机;作品提出如何正确理解山寨现象,如何正确对待山寨手机。 3、独特之处:作品视角独到,基于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深入挖掘山寨手机存在的现象,探究有关消费者及其消费心理,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作品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的整顿工作均有实用价值。 2、作品对规范山寨手机市场及其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3、作品通过对山寨手机市场的调查研究,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手段遏制山寨手机不正当竞争,鼓励其进行创新,促使其合法、健康发展。 4、通过研究让人们对“山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作品摘要
-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山寨现象愈演愈烈,它吸引着许多消费者盲目推崇和追捧;山寨现象的主流产品山寨手机迅猛发展的势头强烈冲击着手机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竞争。山寨手机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行为。但是,山寨手机出现的不正当竞争和许多问题值得政府和大众关注。为了维护手机市场正当竞争,为了保障手机行业良性有序地发展,需要重视以山寨手机为代表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张薇燕.推销与心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3】连漪.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4】金朝力.被忽视的山寨制度文化[N].北京商报,2009年3月11日. 【5】新知本.中国青年[J],2008,(2). 【6】中国经济网: 山寨手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当前国内研究山寨现象的相关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山寨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却迅速蹿红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并且涉及经济文化等多项领域,可见山寨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山寨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但是官方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并没有出台明确对待山寨的政策,人们也没有明确山寨的含义,任何模仿、盗版、侵权都冠以山寨之名。 2、山寨现象中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