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社工介入医院临终关怀模式的探究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医院临终患者的临终关怀,进而形成一种工作理念和模式,从而提高医院临终关怀的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根据社会工作的特点和社会工作者所具备的素质,以及当前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要求,将社会工作引入到医院临终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开展医务社工,也为这一模式的建立以及普及化提供了...(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社会工作被看作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工事业也势在必行。社会工作这一助人的方法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临终关怀也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让临终病人能够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家属亦能减轻亲人离世的痛苦并且尽快的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撰写目的:结合理论与实践,利用社工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其介入到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给与病人及其家属专业的关怀与辅导,让病人能够在安乐中接受死亡,也使家属能够平静地接受家人离世,并协助处理病人离世后的事务,如工伤保险、遗产分配等问题。 基本思路:①研究医务社工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②联系医院,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服务③对介入医院的服务进行评估和总结④提出社工介入医院临终关怀的具体解决方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一、科学性:①立论上实事求是。根据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这一模式是必要的②在论据上保持科学性。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③进行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本文经过了理论与实践的证实。 二、先进性与独特之处:①将社会工作和临终关怀相结合②提出的措施具体化(运用了社会工作的方法)③促使临终关怀专业化④本文将社会工作的领域具体化(将医务社工具体到临终关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利用社会工作者特有的知识和技术用于医院临终关怀中。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家属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来。将社会工作运用至医院临终关怀中,对于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社会工作的介入将使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更加平和地度过这段“困难”时期。对于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本文为亟待发展的临终关怀领域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前车之鉴。
作品摘要
- 社会工作被看作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工作这一助人的方法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临终关怀也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让临终病人能够安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家属亦能减轻亲人离世的痛苦并且尽快的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将社会工作运用至医院临终关怀中,对于社会...(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 对比数据: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正式进入医疗机构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大约10人左右。这些社工绝大部分都是在沿海发达城市工作。而在那些已设置社会工作部的医疗机构中,社会工作部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和卫生法律人员组成,例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社会工作部由5人组成,其中4名医务人员,此外有1名常年法律顾问。所以就目前状况来讲,是极度缺乏专业的医务社工。 检索目录: 王玉梅,肖适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书报刊物、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我国的临终关怀水平总体来说比较低,而社工介入医院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国内可查阅的资料文献较少,但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与的发展,临终关怀这一精神需求也逐渐被提到日程。因此,相对于国外来讲,我国的临终关怀水平还是比较落后。据最新统计,我国民政系统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大楼 ——“慈爱大楼”于2009年4月2日才开始启用。“慈爱大楼”是借鉴了香港临终关怀的经验。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