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开发传统民俗 促进乡村旅游——论广西柳州乡村民俗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管理
- 简介:
- 柳州市融水、融安、三江三县属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渐成气候,但由于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合理策划,使其自然和民俗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研究采用实地访问、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就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柳州的乡土民俗资源,增强市场吸引力进行了辨证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市...(查看更多)
- 详细介绍:
- 广西柳州市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发展已渐成气候。但由于现代工业科技文明对传统的弱势边缘文化侵蚀,以及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合理策划,使其自然和民俗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处在悄然消亡之中,旅游市场开发和运作不够完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本文试通过对柳州市融安、融水、三江地区民俗旅游现状深入分析研究,...(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民俗旅游发展已渐成气候,但由不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旅游市场开发和运作不够完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分析总结,了解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民俗旅游为切入点,从促进柳州乡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面着眼,就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柳州的乡土民俗资源,增强市场吸引力等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其发展前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试通过对柳州市融安、融水、三江地区民俗旅游现状深入分析研究,围绕发展现状中的不足,分别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必要性与可行性、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的分析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及金融危机形势,根据该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特征,首次比较完整地进行了包含生态观光、野营探险游、文化展示园、参与型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和服务设施建设等多个内容的旅游项目设计,为该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观察、体验、探讨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态、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手,对乡村民俗旅游开发作了全面地分析,研究柳州如何把特色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转化为一项产业,使民俗文化在产业化道路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为其乡村民俗旅游提供合理建议,促进其乡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品摘要
- 柳州市融水、融安、三江三县属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渐成气候,但由于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合理策划,使其自然和民俗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研究采用实地访问、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就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柳州的乡土民俗资源,增强市场吸引力进行了辨证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市...(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巴兆样.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2]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7[S]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4]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5]苏裕芬.八桂边寨的少数风情习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民俗一词在中国很早就有。《管子•正世》有“料事务,查民俗。”《汉书•董仲舒传》也说“变民风,化民俗。”在这些文献中,民俗之“民”系指普通老百姓,可衍生为民间的意思。“俗”在《荀子•富国》注解为“民之风俗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民俗即为百姓习尚、民间习俗。美国民俗学家特路德•普洛科希•库拉撒认为:民俗实际是一种公共的产品,是一代一代移传下来的。高丙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通模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