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面向地震救援应用的起重/支撑器设计与研制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地震中受灾人员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房屋损毁、倒塌所造成的砸伤和掩埋。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由于余震和受损建筑物的不稳定性,这对救援人员及被困人员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针对被困人员已经定位,在挖掘救援过程中所出现的两个主要的问题:(1)大型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无法到达事发现场,而轻型机械设备如千斤顶、倒链等又无法...(查看更多)
详细介绍:
地震是自然界最可怕的现象之一。有历史记载以来,地震已经导致了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并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仅上一世纪,所发生的地震灾难就超过了150多万次。通常,并不是地震本身夺走人的生命,而是地震引起的人造建筑的毁坏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自然灾害(比如海啸、雪崩以及塌方)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这个过程主...(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设计旨在解决地震救援过程中所面对的两个关键问题:救援和救援过程中的保护,面对被困人员所面临的不同情况,本作品既可作为起重器来使用亦可作为支撑器来使用。本设计将正四面体、球体元素,以及并联驱动等要素综合考虑,以满足起重/支撑器的设计目的。起重/支撑器未工作状态为一球体,设计为球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将此设备投放到被困人员身边,起重/支撑器工作时,将以正四面体的形式通过并联形式的...(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为移除倒塌房屋的水泥板等杂物,人们所使用的简单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手动葫芦等设备。千斤顶其结构简单,承载力大,在诸多领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救援过程中,如果使用千斤顶顶起压在被困人员身上的水泥板等物,则需要较大的空间,还要对千斤顶的底座部分的承载物进行清理加固,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千斤顶与水泥板之间的接触近似为点接触,在起重时,非常容易导致水泥板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方案确定,准备样机制造。

技术转让方式

专利或成品设备。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样机现场操作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该设计在常态下为一球体,在球体内部为一可伸缩的正四面体起重/支撑机构和液压驱动杆件(动力外置,可手动也可电动)。对于压在被困人员身上的水泥板等物较少时(百吨重以内,并不直接作用于被困人员),此起重/支撑器可作为起重设备使用,将压在被困人员身上的水泥板等杂物托起,给被困人员以充足的移动空间和救援空间;对于压在被困人员身上的水泥板等物较重时(数百吨重,并不直接作用于被困人员),...(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被困人员的位置确定(搜寻阶段)和被困人员的救援(救援阶段)两个主要环节。针对第一阶段,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搜寻手段主要包括: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蛇眼”、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救援机器人等,这些手段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到被困人员。由于本作品的设计所面向的阶段为救援阶段,所以搜...(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