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小类:
机械与控制
简介:
作品以井下及危险环境的探测与搜救为背景,设计开发出一种可适应不同路面条件的新型关节—履带复合式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由机械本体、控制单元、信息采集模块、数据远程传输及处理模块等组成,通过CCD及多种传感器的实时信息采集,实现路径自主选择及环境数据探测。
详细介绍:
针对特殊区域及井下危险环境探测与搜救的实际需要,以及现有机器人存在易倾覆、越障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矿井探测搜索的关节履带复合式机器人。 ①机器人系统由机械本体、控制单元、远程信息传输与处理模块等组成,机器人自身搭载多组数据采集传感器,结合主控电路完成矿井下的环境数据探测。 ②把关节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机器人能够翻越比自身驱动轮更高...(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目的: 针对我国煤矿开采的生产安全性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探测机器人,在保证能够尽最大可能适应多种地形的情况下,对矿井进行日常监测、巡逻。同时,在矿井出现灾害性事故时,代替搜救探测人员而第一时间探测事故发生地区的多种环境数据以方便营救人员顺利展开下一步的各种营救工作。 基本思路: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的设计,保证适应多种复杂地形。机器人的总体运动控制,自动控制与遥控控制保证机器人发挥...(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科学性: 本作品将关节与履带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使机器人在越障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完成了机器人的可靠性理论分析,并对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进行了测试。完成了机器人多电机同时控制,得出了使机器人具备对地面的自适应能力的方法,使机器人的稳定性和通过性有了可靠提升,并保证了运动的灵活性;信息传输部分采用双向实时通信,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为实现预定危险区域内的环境探测提供的一个人性化...(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08年10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008年12月,校科技节特等奖 2009年06月,省挑战杯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作品已经完成了理论分析、结构设计、零件加工及其组装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机器人系统现已全部完成。

技术转让方式

系统整体技术或部分核心技术的技术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 面向矿井探测及各种危险区域监测 技术特点与优势: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测系统。采用单片机技术对12只电机进行协同控制,在CCD的引导下,实现机器人姿态调整,适应路面条件的运动方式选择以及避障等功能的智能控制。把温度、湿度、瓦斯气体传感器及CCD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矿井及危险环境的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远程传输。 推广前景: 关节履带复合型探测机器人适应多...(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中国某大学的可靠性与救灾机器人研究所展示了其课题组研制的搜救机器人的道路试验结果,这台搜救机器人是将一部分仪器移植到坦克履带动力之上,采用自主避障和遥控引导相结合的行走控制方式,能够深入事故矿井探测前方的火灾温度、瓦斯浓度、灾害场景、呼救声讯等信息,并实时回传这些信息和图像,为救灾指挥人员提供重要的现场灾害信息。同时,搜救机器人上携带了急救药品、食物、生命维持液和简易自救工具,以...(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