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资源型工业城市的“低碳”之路-----以攀枝花市及周边市州的发展比较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低碳经济理念由发达国家提出,随后这一名词也引入到我国,在实施中我们应当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即吸收有关新能源、技术创新等积极内容,又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和利益。 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路线,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低碳”发展模式,使其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本文便针对我国一些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低碳”之路进行了探索。
详细介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经济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低碳经济的兴起,无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导向和路径。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川滇交界金沙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座新兴资源型城市,我们小组利用寒假时间,对我国部分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发展做了调研及分析,...(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当前,攸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经济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低碳经济的兴起,无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导向和路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低碳经济理念由发达国家提出,随后这一名词也引入到我国,在实施中我们应当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即吸收有关新能源、技术创新等积极内容,又要充分体现我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和利益。 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路线,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低碳”发展模式,使其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本文便针对我国一些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低碳”之路进行了探索。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政策制度为导向,实现社会发展的低碳化。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为前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规定了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向和主导产业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产品性能或提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来创造需求。市场需求的改变会转化为一系列的产业需求,从而对众多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作品摘要

当前,攸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明显,经济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低碳经济的兴起,无疑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导向和路径。 “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许城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攀枝花市统计局综合核算处:,《攀枝花与周边地区发展对比研究》《攀枝花统计》2010年第3期。 3、周国梅 唐志鹏 李丽平《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调查方式

1、重点调查市州(攀枝花市)的历年年鉴; 2、相关学术论文; 3、网络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创建两型社会的文章近两年来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具体在“资源型工业城市”走低碳之路的文章并不多见,在2009年10月周国梅 唐志鹏 李丽平发表了一遍题为““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的文章,其中,也将攀枝花作为了一个典型代表。其余位数不多的几篇关于资源型城市的低碳发展的也仅是几篇相关报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