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混凝-接触氧化和反渗透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作品对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联合MBR-R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试验比较三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试剂PAC及其最佳参数;接触氧化试验考察HRT和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再经过MBR和RO系统进一步去除废水中COD、SS和色度及绝大部分硬度和盐度。印染废水经处理后,SS和色度被完全去除,COD去除率、硬度去除率、除盐率均达99%以上,水质满足回用的要求。
- 详细介绍:
- 作品对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联合MBR-R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混凝试验比较了PAC、PFS、FC三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确定最佳试剂PAC及其最佳pH值和投加量;生物接触氧化试验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再经过MBR和RO系统进一步去除废水中COD、SS和色度及绝大部分硬度和盐度。运用混凝--生物接触氧化和MBR—RO的方法处理后的印染...(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且排量大,是最难治理的废水之一。从企业成本和环保趋势等角度,对其进行处理都很必要。 试验思路如下: (1)混凝试验。通过对COD和色度的去除,选择最佳混凝剂及工艺参数。 (2)生物接触氧化试验。研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 (3)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试验。进行中试试验,使污水达到回用目的;进行全流程试验,检验工艺参数,验证试验效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作品与处理印染废水的传统工艺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相比,其不需药洗、反洗,不产生二次水污染;节约能源。 作品提出了MBR-RO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新工艺流程。 与传统的RO系统比较,新型MBR-RO工艺无需预处理措施,可避免不达标废水排放,投资小、流程简单、见效快,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与先进的超滤工艺相比,MBR系统无需反洗,简化工艺,节约水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印染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废水治理的重难点。作品的工艺作为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作品的混凝-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净化效率高,对有机负荷的适应性较强,不需污泥回流,运行方便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MBR-RO工艺是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操作运行简单、污泥产率低、占地面积小、传质效率高等优点。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对混凝-生物接触氧化法联合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混凝试验比较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氯化铁(FC)三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试剂PAC及其最佳pH值和投加量;生物接触氧化试验部分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经以上工艺处理后,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6...(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2010年6月获学校2009年国家级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2010年12月获学校第十二届“摇篮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唐淑娟. 印染废水的脱色[J]. 纺织科技进展,2005,1:12-13. [2] 李颖等. 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探讨[J]. 黑龙江纺织,1998,4(75):22-23. [3] 刘翠华,何选明. 絮凝剂在焦化废水再净化中的应用[J].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报,1999,22(1):42-45. [4] 汤鸿霄. 羟基聚合氯化铝的混凝形态学[J]. 环境科学学报,1998,...(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利用混凝—接触氧化和反渗透法处理印染废水工艺已经得到较多的应用,具有效果良好,成本低,能达到回用目的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实际工程中,成为处理工业印染废水的重要手段。 (1)混凝处理印染废水混凝脱色机制以吸附架桥理论为基础。就无机混凝剂而言,是铁系、铝系等絮凝剂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生成高价聚羟阳离子,与水中的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电中和脱稳、吸附架桥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