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从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益性浅析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教育
- 简介:
- 本文从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三个角度出发,对当下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本质和问题。在明确了教育体制改革目的的基础上,本文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效益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现实推广价值的建议。
- 详细介绍:
- 首先,本文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置目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一切改革的手段和方法都应该围绕目的进行。 其次,本文大致梳理了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自主招生考试规模和形式的演变过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本质和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现行的自主招生体制是一套有违教育公平、缺乏实效的招生体制。 最后,本文综合阐述了有关...(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作者对现行自主招生体制的实质和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尽快实现教育公平,确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希望优秀人才不再因为招考机制的不健全而失去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谨此愿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出谋划策,略尽绵薄。 基本思路:从自主招生制度设置的目的出发,运用符合逻辑的理论分析法,透过自主招生的现象研究其本质,进而明晰其问题所在。最后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提出有实效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的论证方法合乎科学,论证思维合乎逻辑,论证过程完整流畅。作者结合了访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进行了严谨的理论性分析。 本文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对自主招生制度较为透彻的实质性剖析中,找出了当前招考制度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作品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对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建议上,在教育体制尚未完全改革之前,通过改变招考方式和考核内容,也能达到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的目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教育关乎国民大计,教育体制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对人才的选拔。本文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质性研究,不仅为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提供了参考,也对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实际性的建议。 本文结尾提出的几点建议,都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和实施价值,对实现人才选拔公平、优化人才选拔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品摘要
- 我国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目的在于探索出一套更为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自实行之日起,关于自主招生制度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进行较为透彻的分析,得出当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存在招考机制不科学、程序不公平和实质不公平问题的结论。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可行性和实际效益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达到选拔专项人才与综合型人才的目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作品尚未在任何会议和报刊上发表过。
参考文献
- [1] 车辉,自主招生的清华样本[N],工人日报,2011.03.17. [2] 陈超,论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 柯柄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N],中国农大新闻网,2010.12.02 [5] 李江涛,现场直击北大自主选...(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访谈调查法:笔者分别于前年、去年的3月和今年的2月走访了部分自主招生考点和四川省内的部分中学,了解近几年自主招生考试的实施情况,收集与招考环节相关的数据,并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进行了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自主招生制度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探索过程,国内的学者已经研究得十分细致和透彻了。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以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教育体制改革下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也进行过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则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对自主招生制度性质的研究,有的则侧重于对改革措施的探索。 就自主招生制度的性质研究,学者们普遍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