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筛选到一株强溶藻活性放线菌新菌株,其孢子、菌丝体和代谢产物均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藻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藻细胞壁和细胞膜穿孔,最终导致藻细胞破裂死亡;活性成分对温度、pH值和紫外线处理等较稳定。该菌在蓝藻水华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详细介绍: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指示藻,采用固体平板法和液体培养法分别进行初筛和复筛;研究活性菌株JXJ 0071的孢子、菌丝体和代谢产物的溶藻活性、溶藻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溶藻机理等,并根据菌株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等结果对活性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孢子具有一定的溶藻活性,加少量葡萄糖时孢子溶藻活性更强;...(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 放线菌JXJ 0071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活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目的:从生理活性物质最多的产生菌——放线菌中,寻找在蓝藻水华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的菌株,为高效环保的蓝藻水华防治产品的研发提供材料,促进蓝藻水华的防治。 2、基本思路:采用有效方法筛选强溶藻活性的放线菌,研究其孢子、菌丝和代谢产物的溶藻效率及作用机制,并初步研究溶藻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等,分析菌株在蓝藻水华防治方面的应用潜力,为今后进一步利用该菌研发新型环保蓝藻水华防治产品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实验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分析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溶藻放线菌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较少涉及的领域,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有望建立蓝藻水华防治的新方法,开发新型环保蓝藻水华防治剂,促进蓝藻水华的防治,并弥补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不足。论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蓝藻水华是日趋严重的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尤为严重。研究表明,放线菌JXJ 0071的孢子、菌丝体和胞外水溶性物质均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在蓝藻水华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工作为今后利用该菌研发高效环保的蓝藻水华防治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蓝藻水华防治上具有较大的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从庐山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JXJ0071,研究了该菌的孢子、菌丝体和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藻活性、溶藻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溶藻机制,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JXJ0071的孢子和菌丝体均能使铜绿微囊藻细胞浓度显著降低。该菌代谢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溶藻活性,在藻浓度为1.0×107 /mL的藻液中加入体积分数...(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本论文内容被《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CSCD核心期刊)接受(稿件编号20101011);本论文筛选的菌株产生的溶藻活性成分的后续研究工作得到了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编号:31060010)。

鉴定结果

经各专家评委评审认为:该论文系统开展了溶藻放线菌的筛选鉴定、溶藻效率、溶藻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等研究,为放线菌防治蓝藻水华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关英红, 马军, 雷国元, 等. 一株溶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性[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7): 1288-1293. [2] 崔妍, 李建宏, 汪燕, 等. 高效抑藻放线菌的筛选和活性[J]. 生态学报, 2008, 28(11): 5691-5697. [3] YAMAMOTO Y, KOUCHIWA T, HODOKI Y, et al. Dis...(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溶藻放线菌的系统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很少开展。虽然目前已经发现许多放线菌具有较好的溶藻活性,如不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tes achromogenes)、生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phaeofaciens)、脱叶链霉菌(Streptomyces exfoliatus)、寝屋川链霉菌(Streptomyces neyagawaensis)、灰色变异链霉菌(Str...(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