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抗急性炎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本研究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
- 详细介绍:
- 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本研究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对于进一步明确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镇痛药物研发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在大鼠急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与GABA系统和TSPO系统的关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首次证实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可提高术后切口痛大鼠痛阈,且钩吻素甲效果更显著;并初步探明GABA系统和TSPO系统参与了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镇痛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对于进一步明确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药理作用,研究其抗慢性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作用,以期开发成新型镇痛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 目的:探索钩吻素甲和1-甲氧基钩吻碱对于急性炎性疼痛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42只痛阈正常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行鞘内埋管术,待恢复后制作术后切口痛模型,2h后鞘内注射GM(剂量)(A1组),鞘内注射GV(剂量)(B1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组),鞘内注射PK+GM(A2组),鞘内注射BIC+GM(A3组),鞘内注射PK+GV(B2组),鞘内注...(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胡丽.GABAa受体参与地西泮引起的小鼠镇痛作用的机理研究【D】. [2] 周明璐.钩吻总碱的镇痛、镇静及安全性研究【J】.中成药,1998,20(1):35. [3] Brennan TJ, Vandermeulen EP, Gebhart GF. Characterization of a rat model of incisional pain. Pain. 1...(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近年来对于GABA系统的研究,揭示出其与痛觉调制密切相关。Reyes-Vasques等人报道活化丘脑侧束中的GABAa受体会引起抗疼痛作用;胡丽报道地西泮的抗疼痛作用是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徐龙河等报道GABAa受体拮抗药印防己毒素和荷包牡丹碱对CO2光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呈剂量相关。 脊髓转位蛋白TSPO(旧称PBR,外周型苯二氮唑受体)是1977年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