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失眠患者健康状态辨识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将失眠患者的疾病辨识、体质辨识、证候辨识相结合,形成“基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失眠患者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医学理念。在诊断上,充分考虑患者体质、个体特征、情志、饮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指导患者的作息制度、日常饮食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也为后期建立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基础,对失眠患者的治疗,养生防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详细介绍:
- 21世纪人类健康医学模式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健康为中心”,中医学历来强调以人类健康状态为核心的理念,符合该医学模式的转变。 失眠是多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疾病,其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本团队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临床中失眠患者的相关资料,发现患者的PSQI评分与体质密切相关;其体质以气郁质为主,且多为兼夹体质;而体质与中医证型亦存在显著相关性。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本作品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为核心思想,采集临床中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体质量表、临床症状、体征等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通过此规律将疾病辨识(即失眠)、体质辨识、证候辨识相互结合的诊断方法,形成失眠患者个体化的健康状态辨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将患者的体质、个性特征、社会、环境条件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从而形成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2.体现了“治未病”的医学思想,符合现代医学由“疾病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化的趋势。 3.在失眠的研究中引入“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将计算机证素积分与人工辨证相互结合,使主观因素在研究中所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限度,使结果更客观、可靠。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基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失眠患者健康状态辨识”体系的建立,体现了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在治疗患者病理状态的同时,调整患者的体质状态,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日常饮食习惯、情绪管理及劳逸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后期建立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提供基础,对失眠患者的治疗、养生防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 21世纪人类健康医学的模式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并深入心理、社会、道德等方面。 在失眠的治疗中,西药虽然有见效快、催眠效果明显等优势,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残留效应及成瘾性等,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服药剂量需不断加大,甚至到最后失去效果;此外,西药的治疗主要从生物学方面进行干预,而不能充分考虑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于患者的影响。对失眠患者采用疾...(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本作品受4个课题资助: 1.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2011CB505405); 2.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重大项目:基于“治未病”的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干预效果评价系统的开发(2010Y41010043); 3.学生科研课题; 4.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前期相关作品3篇: 1.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2.XX大学生体质及PSQI调查报告 3.基于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失眠患者健康状态辨识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现有技术: 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1.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朱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2003,(10):62. 3.朱文锋,何军锋,晏俊峰等.确定证素积分权值的“双层频 权剪叉”算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10):607-610. 4.王琦.论辨体论...(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西医方面,研究发现脑干有某些核团进行着睡眠调节,纵贯脑干中央的“中缝核”,能产生5-羟色胺(5-HT),破坏这些核团,动物会产生严重失眠,而在脑桥顶盖部的蓝斑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E),其参与NREM和REM睡眠。药物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色素类药物及抗抑郁药物虽然有见效快、催眠效果明显等优势,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残留效应及成瘾性等,且随着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