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便携式生命探测柔性索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项目研制一种用于地震后辅助救援人员进行生命搜寻的作业装置,该装置本体由多个柔性单元联接而成,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可深入倒塌建筑废墟所形成的狭小缝隙中曲折前行,对“生存空间”进行搜索和探测,并为破障救援提供幸存者的定位及环境信息。该装置具有整体结构紧凑、制作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的特点,可在灾害发生后的有效救援时间内快速大面积投入使用。
- 详细介绍:
- 便携式生命探测柔性索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矿难、火灾等灾后生命搜索救援的装置。该装置由两节方向控制单元、柔性伸缩单元、快插拓展单元、施力单元和方向控制平台五部分组成,在控制平台上还装有CCD显示器、蓄电池组、给养泵、方向控制手柄、双向预紧轮和闸线固定盘等装置。 该装置采用人工作业方式,由两名施救人员配合使用,一名施救人员为其提供前进推动力,另一名施救人员通过安装在便携...(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设计背景及基本思路: 全世界每年都遭受着地震灾害的破坏,巨大的灾害会造成大面积的建筑物坍塌和人员伤亡。而本项目预研制一种用于震后生命搜寻的小型化作业装置,该装置本体由多个柔性单元联接而成,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可深入倒塌建筑废墟所形成的狭小缝隙中曲折前行,搜索和探测幸存者。该装置作为人工搜寻的辅助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幸存者的定位信息、生命体征、及其被困区域的环境信息,为...(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本项目研制的便携式生命探测柔性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灾后人工搜救缺少必要的搜寻工具的局面,与现有搜救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1)在线拓展、适应性强:本装置在实施搜救作业时,可依据废墟需探测距离的需要,可将快插拓展单元串接到柔性索本体上,实现在线续航;柔性伸缩单元由多级柔性套管组成,可通过一根控制线控制内部套管同步伸出,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摩擦死角的问题,提高了整机对...(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1)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围国家级项目; 2)2011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处于试验阶段,经产品化改进后即可投入生产。
技术转让方式
- 1)一次性技术转让;2)技术入股。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 ■图纸 ■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本项目成果将改变目前震后人工搜救缺少必要的搜寻工具的局面,目前具有本项目技术特征的搜寻定位装置还未见诸报道。本装置工作时采用手动施加推力、人工控制钢丝绳进行方向选择的作业方式,只需携带较小体积的蓄电池即可维持长时间(约20h)工作,与采用拖缆作业或携带大量电源电池供电的搜救机器人相比,本装置所采用的作业方式对震后灾害现场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机动性更强,操作控制更加灵...(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地震灾害紧急搜索救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围绕搜救定位装置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灾害搜救技术可分为人工搜寻、生物搜寻、仪器搜寻和机器人搜寻4大类。1)人工搜寻:人工搜寻的成本在所有方法中最为低廉,但由于缺少理想的搜寻辅助工具,其精确性较差、效率较低。2)生物搜寻:利用搜救犬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搜索,可进入其他设备或人员不能进入的地方,搜索犬灵敏的嗅觉可以发现废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