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色觉异常者无法辨别部分颜色,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面临诸多困扰。本项目探索面向色异人群的色觉适配方案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色异人群的产品,包括实时色觉模拟装置、色觉翻译装置、色异程度等级测试装置、色觉滤镜、拾色器等。色觉模拟为正常人模拟色异者的世界,使他们能对颜色进行沟通;色觉翻译帮助色异者提取彩色图像中的颜色信息;其它装置从不同角度为色异者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这些装置已开始在相关眼科医院进行测试,效果良好
详细介绍:
色觉异常者(色盲色弱)无法正常辨别和区分部分颜色,在生活中面临诸多困扰。帮助色觉异常者降低色彩误读的影响,同时在正常色觉人群和色觉异常人群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具有特殊的意义。本项目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人类色觉成色原理,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在正常色觉与各种色异色觉之间建立了色觉映射关系,设计和实现了具备以下两个基础功能的算法:一、色觉模拟,即通过色域缩减去除色异者无法感知的...(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 基于色觉模拟与翻译的色异人群辅助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基本思路: 为在正常和异常色觉之间建立沟通桥梁,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各种色觉之间建立颜色映射关系,实现了色觉模拟和翻译两个基础功能,以及一系列数字化产品。 2.设计目标 1)尝试建立国内第一个色觉翻译标准协议,在有效提取彩色图像颜色信息同时保持画面自然感。2)实现带摄像头智能手机上的色异分级检测、实时模拟与翻译、色觉滤镜、拾色器等功能,将产品应用于主流手机平台。3)建立国...(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Brettel等通过图像处理模拟出各种异常色觉,却没有为色异者正确理解图像的信息提供有效帮助,没有形成实用性产品。本项目基于Brettel的模拟算法,提出了基于替代补偿的色觉翻译算法,利用色异者能够感知的颜色信息替代无法感知的颜色,便能帮助他们有效提取图像中的颜色。与传统色觉辅助方法相比,本算法更加准确地找到了色异者的颜色“盲区”,提供了四种分别适于不同的翻译场景的替代策略(明暗...(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10年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广东赛区一等奖、最佳答辩奖 2010年学校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10年学校第四届软件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最佳创意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一等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赛一等奖 2011年6月,本项目产品在眼科医院、眼科中心进行实际测试,效果良好,眼科中心医生表示,目前国内类似的色异人...(查看更多)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模型、磁盘、现场演示、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1.技术特点和优势:本项目在本科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实现了面向色异人群的色觉模拟和翻译算法,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肯定支持。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对算法和产品进行改进,尝试建立国内第一个面向色异人群的色觉翻译标准和色异分级检测方法,完善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本项目团队成员来自软件学院、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和传播与设计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互补,开发高质量软件产品。 2.市场分析:本项目产...(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色异辅助方面:目前,国内外对于色觉异常的研究集中于医学领域,对色觉异常的成因、种类及检测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但是到现在为止,医学界尚无医治色觉异常的有效方法。一种传统的帮助色觉异常者辨别颜色的技术是通过佩戴色盲眼镜过滤特定波长范围内的颜色,该方法能够将色觉异常者混淆的颜色分离。然而它要求色异者随身携带色盲眼镜,且佩戴后会改变色异者眼中真实世界的颜色,产生不真实的、怪异...(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