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现状调研——以韶关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作品通过对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调查掌握农村环境污染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呼吁、警示或建议决策行为,使农村发展不至于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立足于调研目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经验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提出适合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同时综合地区特征及其垃圾、污水问题现状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出合理化的模型规划,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 详细介绍:
- 某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广东省污染源总数60.2万个,占全国总数的10.1%,居全国首位。为了深入了解某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本作品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广东省韶关农村垃圾、污水的污染状况与环卫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实地调查范围涉及20个乡镇、20个村庄和250户...(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调查以韶关农村为例,以农村垃圾、污水为切入点,试图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尝试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道路,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作品在资料收集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韶关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指出广省韶关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继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某省农村垃圾、污水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选题切合“三农”需要,旨在为改善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研究对象典型,研究内容新颖,对我国经济强省广东的农村垃圾、污水污染与管理问题开展实证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中的空白;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过程严谨,笔者采用资料收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过整个寒假的实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论据充分,研究结论可行性较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作品立足于韶关地区农村垃圾、污水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经验,提出适合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的建议和策略,为政府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地农村选用适合的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本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 本作品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韶关农村垃圾、污水的污染状况与环卫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实地调查范围涉及20个乡镇、20个村庄和250户,并进行了具体的个案访谈。调研结果表明:(1)韶关农村垃圾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的排污和种植业的秸秆、地膜以及各类包装等;54.6%以上的秸秆随意丢弃或焚烧,秸秆堆肥和还田率较低;韶关农村人均日产生活垃...(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3月获校级“丁颖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11年5月获省级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年2月. [2]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还原与渔业局.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2010年6月4日,6-7. [3] 广东省统计局. 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1. [4] 韶关环保局. 二00九年韶关市环境状况公报....(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垃圾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或者城镇的垃圾处理领域,对于农村垃圾问题的研究只占少数。如武攀峰等调查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人均日产垃圾量为0.15 kg,可堆腐物组分高达67.7%,因此他们提出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和高温发酵堆肥、废品回收循环利用为主,兼以少量废物填埋为辅的管理模式。乐小芳通过对江苏张家港市农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