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教材著作权保护反思与重构——从学生复印教材切入
小类:
法律
简介:
我国现在在立法和执法及配套制度上对大学校园中私人复印教科书严重的现象都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从对“合理使用”的制度分析入手,对此现象做出法律上的评价;再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接着从“第三人责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中法律关系的各主体,从建立版权代理机构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然后从版权补偿金的角度找出一条较为公允的解决方法,最后着眼于未来分析几种较为前沿的解决途径。
详细介绍:
现在大学校园中私人复印教科书的现象较为严重,而我国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执法及配套制度上对此都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先从对“合理使用”的制度分析入手,分析了美国《著作权法》107条规定的四标准:(1)该使用的目的与性质;(2)该版权作品的性质;(3)作品的质与量;(4)对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又分析了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对此现象在法律上的通常做法,从而得出了:私人复印教材...(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教材著作权保护反思与重构——从学生复印教材切入
  • 教材著作权保护反思与重构——从学生复印教材切入
  • 教材著作权保护反思与重构——从学生复印教材切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现今中国学生复印教材日益普遍的现象,折射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面对的窘境。本文欲从学生复印教材这一行为切入,以小见大,从著作权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证明学生复印教材构成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侵犯,进而提出第三人责任、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等改进建议,以达到纠正学生复印教材行为,加强和普及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大学生复印教材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对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后,结合著作权法相关知识展开了写作。目前国内对校园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私人复制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复印教材行为的研究,来充实这方面的理论,探讨解决方法。本文以新鲜的视角,在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中发掘法律问题,并运用著作权方面的知识分析,展现了法律专业学生的特色。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校园中复印教材的行为日益严重。原因是对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的尊重和保护观念不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纠正大学生轻视知识产权的观念。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对中国未来的学术文化发展非常重要,也有利于国外优秀学术著作更好的流入我国。校园教材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实际上可以折射出整个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困境。本研究以小见大,从小题入手来解决问题,希望给困境的解决带来启示。

作品摘要

现在大学校园中私人复印教科书的现象较为严重,而我国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执法及配套制度上对此类现象都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从对“合理使用”的制度分析入手,划分出其大致的界限,对现存的私人复印教科书现象做出法律上的评价,再分析该现象发生的法律、社会以及经济等层面的原因,接着从“第三人责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中法律关系的各主体,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高校版权代理机构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12月获得第十二届“智慧星火(校级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法律专业组)论文一等奖和优秀答辩奖。 2011年6月份获得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科类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德]雷炳德著,张恩民译:《德国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13 版 。 3、张今:《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4、[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金海军译:《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刺激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各国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理论界关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以及对复印、复制等现象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从当下的国内来看,关于复印、复制也有较多的研究。2009年张今出版了《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其可以称得上对于复印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其中对于当下的纸质复印也做了一定的分析,但由于所涉及的...(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