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项目通过在厦门、漳州、泉州“闽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调研,结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和访谈资料(200名“二代”群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二代”现象和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借以验证课题研究假设,分析“二代”现象背后的制度问题。最后,以研究发现为落脚点,给出促进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消弭阶层差距的政策建议,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详细介绍:
项目通过在厦门、漳州、泉州“闽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调研,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对我国当前备受关注的“二代”现象进行探讨,以验证课题研究假设。研究表明,社会存在“二代”现象与社会分层,且二者密切相关,“二代”现象是我国社会分层加速的产物,“二代”群体虽然还不能证明其成为独立的阶层,但也对我国社会分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社...(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 转型期中国的“二代”现象研究——基于厦漳泉的调研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写作目的 转型期的“二代”现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界定“二代”现象,剖析其制度根源,导出问题解决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消弭阶层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二)基本思路 项目以制度变迁和社会分层/流动为突破口,在核定“二代”现象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以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理论为基础,嵌入制度分析,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视角的前瞻性 紧跟热点,对“二代”现象进行分析,从制度层面提出对策。 (二)内容的现实性 通过调研和访谈获取关于“二代”现象的一手资料和数据,有助于“二代”问题的解决。 (三)开创性的多元化假设论证过程 在理论论证的前提下提出了三个重要假设,三个假设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将不易测量的主观感受有针对性的量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价值 作品针对当前的“二代”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制度分析,并有针对地提出对策建议,能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市场、户口、社会保障等制度提供参考,建设和谐社会。 (二)现实意义 “二代”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项目研究有助于社会正确地看待“二代”现象,解决“二代”现象可能产生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作品摘要

“富二代”、“官二代”、“穷二代”等群体的出现,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分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这些“二代”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不公平的现象。由于不同阶层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富二代”、“官二代”相比于“穷二代”可以从父辈那得到更多的资源,因而“二代”群体间存在着先天资源禀赋不均的现象。同时,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阶层流动存在障碍,“穷二代”往往很难获得机会改变自身...(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获2010-2011年度“挑战杯”某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作品获2011年“挑战杯”某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美)道格拉斯·C.诺思.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黄祖辉著.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4]边燕杰著.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5]边燕杰、...(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资源分配不均同“二代”现象的关系 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阶层。在相关领域研究中,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资源为标准,将中国社会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社会阶层划分的相关研究解决了“谁得到了什么”的问题,但社会分层理论大师伦斯基认为...(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