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放大发射机)技术与耦合强磁共振原理的高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 小类:
- 机械与控制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这款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它应用了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放大发射机)技术与耦合强磁共振原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军事上可以拯救低轨道军用侦察卫星,给星际空间的探索器供电,在空间建立超大尺寸反射镜,用于反射大功率微波。民用上可以给一些难以假设线路或危险的地区供应电能,解决地面太阳能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原子能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
- 详细介绍:
- 这款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使用这种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我们所作的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发射机制不同,与交流电力网中的交流发电机与输电线的关系类似,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发射机只与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这种情况和特超声的传播类似,也...(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一说到电力,就会想到大大小小的电线,甚至连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小东西也要拖着长长的电线和沉重的变压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于是长期以来,电能的无线输电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该无线输电装置工作过程为:电源先给主电容充电,当电压达到主振荡器放电阀值时,放电器间隙的空气开始电离打火,近似导通,使初级谐振回路建立,开始振荡,向次级回路传递能量。次级回路随即起振,接收能量。几个周波后,初级回路...(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输电力能量的技术,目前尚在实验阶段。技术上,这一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发射机制不同,前者着眼于传输能量,而非附载于能量之上的信息。通过放大发射机装置,使高频功率能量产生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发射机只与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整个系统只有很少的有功损耗。理论上,无线电波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越小。无线输电,会消灭乱...(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本作品2011年4月于东北电力大学通过鉴定。本作品2011年6月于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独家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1、实物、产品 2、模型 3、现场演示 4、样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以下情景:当你在图书馆,笔记本电脑没有电,公共插座都被别人占用,这时也许你会想:如果有无线供电该多好!然而一想到家用电器,我们就会联想到办公桌下面杂乱如麻的电线。到了二十一世纪,连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小东西仍要拖着长长的电线和沉重的变压器,实在是太不方便和落后了。且不说繁华都市大街小巷的入户输电线,就是每天给家里电器找电源插座,就够麻烦了。大家都经历过带...(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都只是处于试验与仿真阶段,没有真正的实现装置的制作. 国外:一百多年前,交流发电机的发明者美国人特斯拉最先感受到了无线电力传输的巨大诱惑力。他使用150KHz的非定向电磁波,成功点亮了2盏白炽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和美国率先开展了无线输电的研究。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大功率高效微波源研制成功,美国、苏联的专家学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