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都市拾荒者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调查组通过调查不同人群对拾荒者的认知情况,拾荒者自身的社会生存状况,并将两者的调查结果与其它相关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间接得出拾荒者的相关生存现况。
- 详细介绍:
- 通过调查不同人群对拾荒者认知情况,了解社会人群对拾荒者的理解、态度和认可度,唤起社会各界对拾荒者更多关注;调查拾荒者生存状况,了解其经济状况、工作环境情况、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就医参保状况,总结其生活行为方式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调查拾荒者的健康理念、知识技能(急救措施知识)、健康行为,了解其健康素养;将本次调查结果与其它相关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间接验证目前拾荒者生存状况及健康状况。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文调查报告的撰写旨在详细系统地阐述当前环境下拾荒者的生存状况及在调查过程中探究出的可能适合拾荒者生存的相关措施或政策,为政府部门作出更好的决策提供依据并探求一套有效社会支持体系。以医疗状况及政策为切点合并调查拾荒者经济、生活等其它方面的状况,并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对拾荒者认知情况的调查进而系统地得知拾荒者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在知晓拾荒者最真实的生存状况的同时探求一套适合的社会支持体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截至2000年,拾荒者已达到230万人,如今十年过去了,拾荒者的人数已经翻了几翻。近年来关于拾荒者引起的环境二次污染、过度拾荒等社会问题多见报道。详细地了解拾荒者的生存现况及需求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及探索出相关的社会支持体系迫在眉睫。本调查从拾荒者和社会态度两方面考量拾荒者的实际生存状况及社会认可情况,持辩证的态度详细分析拾荒者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社会隐患问题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以详细数据系统地阐述拾荒者现阶段的生存状况,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及探索出相关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作品摘要
- 研究目标:调查不同人群对拾荒者认知情况,了解社会人群对拾荒者的理解、态度和认可度;调查拾荒者生存状况,了解其经济状况、工作环境情况、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就医参保状况。研究对象:徐州市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等地的常住拾荒者,及徐州市流动性拾荒者。研究内容:社会对拾荒者的认知情况、拾荒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健康素养。研究资料:调查问卷(拾荒者社会认知情况调查表、拾荒者生存状况调查表、拾荒者健康...(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0年徐州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 1、与拾荒者相关的理论研究报道较多,但基于系统的调查及分析数据所得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结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 2、98.4%的群众表示对“拾荒者”没有歧视,7.8%赞同“拾荒者”为社会做了垃圾回收的工作,但是仅有48.8%的居民表示关注过拾荒者。近半数的拾荒者不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居住地、吃饭地、废品堆放地不分开;然而,82%的拾荒者日收入少于30元。 3、参考文献: [1] 葛蓓...(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对于拾荒者的研究较多停留在理论性探索研究。从拾荒者和社会态度两方面着手考量拾荒者的实际生存状况及社会认可情况,以详细的数据为依撑,持辩证的态度详细分析拾荒者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社会隐患问题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此类相关的报道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