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研究设计了软管连接的多孔漂浮球通气装置,利用多孔球对大股氧流进行分割,氧气通入湿化液产生的冲力,带动软管与漂浮球在湿化液中浮动,改善湿化效果。本研究设计的双层真空瓶体结构,减少了热辐射、热传导和对流等热的交换,对湿化液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此外,真空层可以产生较好的隔音效果。为了便于监测,研究的产品在瓶体外层连接了一根透明的玻璃连通管,可随时观察湿化瓶内溶液的量。
详细介绍: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摘要 目前临床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是直接把氧气输入管插入水中,氧气输入管位于水中的端部仅仅只有一个输出口,当氧气流量过大时,容易造成氧气湿化程度不足。而且氧气湿化瓶工作时产生高亢的气泡破裂声直接透过单层瓶壁传到外界,会干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此外,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缺乏对氧气加温的环节,寒冷的气流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上进行...(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 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转化医学是从实验室到临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防治的新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转化医学是“从实验台到临床”的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该研究本着将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的原则,解决临床氧气治疗时的实际问...(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氧气湿化温化不足的问题使吸氧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升高,高亢的气过水声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多能效氧气湿化装置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如下改进: (1)氧气湿化多孔漂浮球:漂浮球密度与水相同,其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小孔,将氧气分割成多股小气流,有效增大湿化程度,减小气过水声。(2)双层真空湿化瓶体:真空双层瓶体,构成良好的隔音屏障,减少噪音播散。(3)气体加温装置:双层不锈钢真空瓶体,...(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1.获2008年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创新项目资助; 2.获2010年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推广项目资助; 3.《氧气湿化瓶》和《氧气湿化装置》于2010年6月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4.论文《新型氧气湿化温化装置》已被《护理研究杂志》录用; 5.获温州医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6.获温州医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公...(查看更多)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专利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模型 、图纸、图片、录像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 本装置可直接替代传统装置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无特殊技术要求。双层不锈钢瓶体使用后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消毒;软管及多孔漂浮球为一次性产品,24小时需要更换一次,可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技术特点和优势 本装置由软管连接的多孔球和双层瓶体构成,巧妙地在原有的氧气湿化瓶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实现了隔音,湿化,温化三位一体,促进了患者接受氧疗时的舒适和安全,利于其康...(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临床上,氧气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氧气治疗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待解决。实验证明,当氧流速度> 4l/ min 时,目前的湿化装置都不能使氧气得到充分湿化,容易导致患者上气道黏膜受损,出现鼻出血和上气道炎症等并发症【1】。寒冷的气流可刺激气道黏膜且可使气管黏膜表面血管收缩,严重时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支气管痉挛【2】。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做了很多尝试。刁尚芝【3...(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