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法律
- 简介:
- 法律是维护我们正当权利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
- 详细介绍:
- 法律意识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现行的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实的特殊组成部分。从内容上讲,法律意识包括人们对各种法律以及主体法律行为的理解、感觉和评价;从形式上讲,法律意识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解、感觉、评价,以及关于法律的知识、愿望和情绪。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我们学校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如何?最近笔者在青岛农业大学开展了一场有关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卷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态度有了初步了解,为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有利于初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态度,为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客观依据。结合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大环境,积极响应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的决策,从大学生开始知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另外我们的调查数据从青岛农业大学里获得,更准确,更真实。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此项调查报告,可以客观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状况。并可以以本文的数据和分析作为参考,让全社会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方向,有助于大学生知法懂法。
作品摘要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培养公民现代法律观念,推动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就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 当代...(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 李显东.《劳动纠纷法律解决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汇》CJ[1995]309号第12条[Z]. [3] 丁曼丽 黄河.《劳动者权益保护彰显法律不足》[EB/OL]. [4] 左祥琦.《诠释劳动权益》[M].中同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67-...(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派发200份问卷,共回收142份。随后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中国在法律类期刊在全世界来讲是个大国,有600多种。分三个类别,一个是法律文化生活类的,像法制新闻、法制文学,为法律生活类。这是一个消费型的,消费法律文化的刊物,这类刊物在中国比重比较大,大概有400多种,这是非常大类别的期刊。第二类期刊是部门实务为主,大概有100种,《公安大学学报》、《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监狱学刊》、《中国版权》、《中国公证》等,这些都是部门行业为主的期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