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浙江省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及相关就业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课题组从就业、农村(社区)专业人才贡献及基层组织建设三方面对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村(社区)两个视角对《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浙江省贯彻落实〈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实施细则》(浙组〔2008〕43号)两个意见实施近四年来的现实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性的对策建议。
- 详细介绍:
- 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在各项工作中放在前列的重点工作之一。2006年,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陆续出台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浙江省贯彻落实〈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实施细则》(浙组〔2008〕43号)两个意见。 本课题正是针对鼓励大学生到...(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课题组从就业、农村(社区)专业人才贡献及基层组织建设三方面对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村(社区)两个视角对“两个意见”政策实施近三年来的现实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性的对策建议。通过设计问卷以及对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走访,对调研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综合,提出实践性的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我们的课题在立足大学生的同时,结合当下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并从《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浙江省贯彻落实〈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实施细则》(浙组〔2008〕43号)两个意见切入,将大学生就业和时事政策相融合,实现了“三点共线”。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课题对于问题的分析旨在可以提起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村官问题的重视,完善相关政策,使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基层地区的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解决方案中一些实践性对策建议的提出还可以为相关部门解决现阶段大学生的其他就业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品摘要
- 【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在执笔过程中,不时回想起那些调研采访到“大学生村官”们,他们的眼神里,有火热的激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大学生们要真正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打破农村、社区现行体制与机制上的制约和束缚,既完善激励保障政策,又建立竞争择优机制为关键。一项...(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于2010年11月在《统计科学与实践》杂志的公开发表论文; 2、作品将编入《浙江民生报告六》于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3、作品部分内容被钱江晚报、今日早报、人民网、网易、浙江在线、大学生村官网等多家平面及网络媒体选摘报道,扩大了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一一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08(10). [2]刘斌,王春福.政策科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2008年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节选)[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0). [4] 赵锦山.论大学...(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因为政策要求,在国内已有许多对于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的课题,但这些课题普遍从村官的素质方面进行调查,对于政策的具体要求落实情况不明晰。本课题,通过分层抽样的科学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内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并依据政策内容,从就业贡献分析、人才贡献分析、组织建设贡献分析三个方面解读政策,解读任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建设性意见。所以说,本课题从政策出发,经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