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以硝酸铋和钨酸钠为原料,先将0.98g五水合硝酸铋溶解在30mL0.4mol/L的硝酸溶液中,用马子川等人发明的液相膜反应器将20mL0.05mol/L钨酸钠溶液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完后搅拌24h,转移到反应釜中在160℃反应0—20h,再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沉淀离心分离并洗涤后在80℃干燥。随后测定合成的钨酸铋粉末的晶型、尺寸和表面形貌。最终合成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详细介绍:
近年来,如何更好地控制纳米结构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构的问题引起了材料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参数常常能显著影响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制备出具有规整结构和复杂形貌的无机物纳米晶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合成特殊形貌的纳米结构材料大都需要模板,包括使用软模板(表面活性剂)或硬模板(SiO2,Al2O3等)来控制材料的成核和生长,以实现对材料的尺寸和形貌的调控。使用模...(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 水热法制备花状和线团状Bi2WO6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实验创新,研制一种无模板制备具有复杂层级结构的钨酸铋纳米结构材料,并通过参与该研究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基本思路:采用新型液相膜反应器制备前驱沉淀物,然后通过水热反应使前驱物转化为目标产物。实验中主要探讨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晶化程度及颗粒形貌的影响;产物晶化程度采用XRD表征,颗粒形貌采用SEM表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研制了一种新型液相膜反应器制备前驱物并与水热法法结合制备具有复杂层级结构Bi2WO6的新方法,并成功制备出了同时具有花状和线团状Bi2WO6超结构的材料,该方法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及先进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提供了一种无模板水热合成花状和线团状Bi2WO6的新方法,并获得了相应的制备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以Bi(NO3)3和Na2WO4为原料,采用新型液相膜反应器制备沉淀前驱物,然后在水热条件下进行转化以合成Bi2WO6,并采用XRD和SEM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晶化程度逐渐提高,最终合成了同时含有花状和线团状两种形貌的钨铋矿型Bi2WO6超结构材料。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以硝酸铋和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新型液相膜反应器先制备沉淀前驱物,然后在160℃水热下进行转化,经5h以上可得到由片状堆积的花状Bi2WO6和由纳米棒通过侧面连接形成的线团状Bi2WO6纳米结构材料。

参考文献

[1] Nian Tang, Xike Tian, Chao Yang, ect. Facile synthesis of α-MnO2 nanorods for high-performance alkaline batteries.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10, 71: 258–262. [2] G.H. ...(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钨酸盐微/纳米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质,在激光施主材料、光学纤维、发光材料、磁材料、催化材料、抗菌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控制合成微/纳米级钨酸盐材料,探索钨酸盐性质与其尺寸形貌的依赖特性,开发钨酸盐新的应用领域,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另外,利用我国丰富的钨资源优势,开发研究新型的钨酸盐微/纳米材料,推动其在各产业领域中的应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