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田埂上的书法教育 —由农村楹联家后继无人看书法教育的缺失
小类:
教育
简介:
春节期间,农村家家户户张贴的绝大多数为印刷楹联,手写楹联屈指可数。手写楹联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来狭窄,而农村楹联家也全然没有了曾经“一笔难求”的地位。写楹联仅成为农村楹联家的消遣,且极少有收学生将自己的一手好字传下去的。 农村书法教育缺失现象严重。为此我调研队深入有代表性的山东地区,深入学校,深入村庄进行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深层次去探索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详细介绍: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调研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在青岛、菏泽、潍坊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观念层面不重视,书法自身特点有限制,教师资源匮乏,教育环境不完善及经济影响几方面。并且针对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强化传承观念,加大重要性宣传;增强师资力量,提高专业水平;统一教育目标,加强理论指导;政府政策支持,落实素质教育。 通过分析其可...(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揭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缺失,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对三个地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学生家长、普通村民进行调研,了解农村书法教育的现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政策规定等,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变农村书法教育的现状的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 数据全面、真实,具体调研 986人 。 二, 采用科学的调研方式,如: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电话采访、实地调查等方法,内容全面,涉及方面广。 三, 涉及的十所中小学有其代表性,多为当地的规范化学校,从地理分布上分别位于胶东半岛,鲁中,鲁西南地区。 四, 查阅资料丰富,包括相关领域论文、政策规定、媒体报道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应当成为我国民必修之科目,但是我国农村书法教育的现状与这一目标相差甚远。一方面,农村书法教育目前尚不成熟,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没有统一的教材。另一方面,农村书法教育的缺失也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表现。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调研,探究改善农村书法教育的途径,增强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农村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从而促进农村书法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品摘要

春节期间,农村家家户户张贴的绝大多数为印刷楹联,手写楹联屈指可数。手写楹联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来狭窄,而农村楹联家也全然没有了曾经“一笔难求”的地位。写楹联仅成为农村楹联家的消遣,且极少有收学生将自己的一手好字传下去的。农村书法教育缺失现象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调研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在青岛、菏泽、潍坊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写字教育的通知》;作者 教育委员会 文献出版时间 1990年10月29日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作者 教育部 时间1998年 3)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作者:教育部 时间:1999年1月13日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者:教育部 时间:2001年 5) 《教育部关...(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著名艺术家郭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笔砚昭文》中提到了他认为中国书法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原因。他认为,我们的社会失去文化良心已有好多年,中华民族曾引以为豪的几千年的汉字书法,到今天却像盲人摸象般连标准都没有了。究其原因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己到了以一概全的程度。电脑在逐渐取代书法精神,即使是还在坚持写真正传统书法的人,他们的生活空间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挤压。但与此同时他仍坚定地认为回复中国文...(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