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库尔勒香梨树皮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由于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的变化异常,对库尔勒香梨安全越冬产生了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大面积树体死亡。尤其在近两年的冬季,库尔勒香梨遭受多次大面积冻害,制约了当地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此研究着手于香梨树枝树皮在何种温度下会发生冻害,并通过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观察和预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预防冻害的发生,对林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详细介绍:
- 本试验通过动态监测香梨在越冬期间树皮树干形成层温度在不同保温条件,不同高度下观测其形成层温度、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子,分析越冬期间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 我们通过植物体内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测试,采集数据。根据树枝树皮形成层温度日变化的数据绘制成树枝树皮日温度变化曲线图,观察其变化规律性,了解香梨树枝树皮在何种温度下会发生冻害,并通过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观察和预测,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提高林果的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本项目针对香梨树冻害问题,分析香梨在外界温度最低时树皮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为香梨越冬期冻害预报及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 思路:通过运用AR5树干形成层温度测定系统采集数据,使用Excel软件处理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动态监测分析越冬期间香梨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在已作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得到树皮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为减轻冻害带来的损失及其预报提供数据依据。 得到不同高度、不同颜色下树枝树皮形成层温度日变化规律。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项目对于研究库尔勒香梨生物学特性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库尔勒香梨树皮层温度变化规律,对研究香梨冻害提供理论依据。减轻冻害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价值。
学术论文摘要
- 由于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的变化异常,对库尔勒香梨的安全越冬产生了严重影响。本试验通过动态监测香梨在越冬期间树皮树干形成层温度在不同保温条件,不同高度下观测其形成层温度、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子,分析越冬期间形成层温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稻草的温差曲线变化幅度最小,保温能力较强,应作为保温材料;使用深色的保温材料才能保证香梨树皮形成层保持较高温度,保护香梨树不受损...(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本实验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 曹琴, 孔维府, 温鹏飞. 2004. 植物抗寒及其基因表达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4: 806-810. 韩晓云, 姜安玺, 贲岳, 姜明. 2006. 低温生物膜中微生物脱氢酶活性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5): 817-820. 黄永红, 沈洪波, 陈学森. 2005. 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20实际90年代,关于植物抗冻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兴起,大多数研究者忙于发现抗寒锻炼过程中出现的蛋白质谱带或新表达的基因或是导入冷诱导基因(徐燕等,2007),早期关于蛋白质和拟脂的争论已退到次要地位(陶大立等,2005)。虽然植物AFP的基因及基因工程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其结构特征、生理功能等仍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彭筱娜等2007)。 冰点下降和过冷都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