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藏语音素音位系统的功能负担计算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通过引入传统语言学中“音位功能负担”的研究思路,以藏语的音素音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拉萨话和夏河话的元音、辅音及声调的音位功能负担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夏河话复辅音中前置复音和部分辅音韵尾的脱落所造成的信息量的损失转移到声调上去,从而为历史语言中关于方言分化和声调产生理论提供了参考基础。更具前景的是,功能负担的量化将有助于声波解码,语音传输、语音库的设计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
详细介绍:
本文通过引入传统语言学中“音位功能负担”的研究思路,以藏语的音素音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拉萨话和夏河话的元音、辅音及声调的音位功能负担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夏河话和拉萨话元音的音位功能负担差别不大,拉萨话辅音和声调音位功能负担的总和与夏河话辅音非常接近。夏河话复辅音中前置复音和部分辅音韵尾的脱落所造成的信息量的损失转移到声调上去,从而为历史语言中关于方言分化和声调产生理论提供了参...(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音位功能负担与语音的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的音位,我们可以从生理的观点来分析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也可以引入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研究随着不同的音位对立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的慢慢消亡和产生带来的信息转移现象。这种系统用传统音位学是很难解释的,但在计算机以及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进行统计学或语言学的建模成为可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藏语丰富的古代文献为音位功能负担的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作为活化石的藏语,有接近古藏语的安多方言(无声调)和最接近现代普通话的卫藏方言(有声调)的并存,其特殊性决定了能够把一种语言的历时变化以共时方式体现出来,这对研究藏语乃至汉藏语声调的起源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这种系统用传统音位学是很难解释的,但在计算机以及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下进行统计学或语言学的建模成为可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音位负担量的研究反映了语言交际功能的某些本质。更具前景的是,功能负担的量化将有助于声波解码,语音传输、语音库的设计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

作品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传统语言学中“音位功能负担”的研究思路,以藏语的音素音位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拉萨话和夏河话的元音、辅音及声调的音位功能负担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夏河话和拉萨话元音的音位功能负担差别不大,拉萨话辅音和声调音位功能负担的总和与夏河话辅音非常接近。夏河话复辅音中前置复音和部分辅音韵尾的脱落所造成的信息量的损失转移到声调上去,从而为历史语言中关于方言分化和声调产生理论提供了参考基础。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发表于2010年10月的《兰州学刊》

参考文献

[1] Hockett, C.F. 1955.A Manual of Phonology. M. Baltimore Waverly Press , 218 [2] Greenberg, H.H. 1959.A method of measuring functional yield as applied to tone in Mrican languages. J. Geor...(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跟导师到夏河、拉萨、德格进行田野语音调查,包括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进行实验仪器的录音,听音、记音、同音字校正,整理音系。同时也参看《藏语方言概论》等藏语方面书上对音系的归类。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音位功能负担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布拉格学派时期(Mathesius, 1929;Jakobson, 1931; Trubetzkoy, 1939),当时主要注重于音位学的二元对立。在功能负担的语言学研究方面。50年代,主要有霍凯特(Hockett, 1955, 1961)和格林博格(Greenberg,1959)的研究。60年代,主要有赫厄希斯瓦尔德关于功能负担和音变的研究(H...(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