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作品以当前大学生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为背景与出发点,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指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的研究目的,运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进行了调查,提取经济文化背景、依赖性、人际关系、自制力四个引导成瘾的主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技术系统地进行建模与拟合分析检测,找到了模型之中内在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应对提供了理论依据
详细介绍:
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普及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群体正成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9年底,在学历结构中大学生就占到34.3%。虽然这一群体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在大学的学习深造过程中会因为目标的茫然与时间的闲余在体会互联网带来的新鲜感和潮流感的同时,已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来释放现实生活、成长中和学业上的压力。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合理地运用网络,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文化氛围与环境; 本研究以医学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为观察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通过提取归纳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初步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因素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一定的规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往研究方法是从网络成瘾量表中提取相关影响因子,针对因子元素进行改进与应对,并没有从本质上发掘出所反映的根源问题;本研究与传统单一的因子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允许潜在变量由多个外源观测指标变量组成;处理建立因子间的互为因果联系对此进行验证;采用更有弹性与灵活度的测量模型;可以考虑潜在变量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SEM分析验证影响成瘾因子间联系程度及相关拟合性,更具客观性与参考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提取归纳的影响因子构建联系,找到各因子间相互影响制约的依据,而从联系更为紧密的因子出发,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来处理,更具有可靠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为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找到合理化的依据,使大学生群体树立健康、文明上网的理念,弘扬先进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创建绿色网络空间,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进而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进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添砖加瓦

作品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 方法 抽样调查XX医学院373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网络成瘾主要由经济文化背景、依赖性、人际关系、自制力四个因素决定,因素间相互制约 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模有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因素分析有一定指导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作品已被《西北医学教育》杂志录用,将在2011年4或5期上发表 该作品进入四川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

参考文献

[1]梁瑛楠,杨丽珠,谷力群.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70-87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index.htm,2010,1 [3] Cao F, Su L.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prevale...(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首先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封闭式问卷预调查,并参考与此课题相关的研究进展,且依据其网络成瘾标准,以集体组织的形式自制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并筛选有效问卷,统计相关数据,自制报表汇总,以供分析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二十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采用不同手段对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提出不同解释,包括ACE模型,认知行为模型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在国外早期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制定其诊断标准上。Goldberg提出互联网成瘾障碍(IAD)的概念,诊断标准中列出了7 种症状;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由Young(1998)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IU)的概念,提出了网络成瘾的5条诊...(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