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智能公交系统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信息技术
- 大类: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简介:
- 本系统结合了RFID、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通过站点识别播报、元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终端显示这一系列工作流程,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改善公交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详细介绍:
-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交系统在服务和管理上一直存在一些漏洞 ,主要原因在于智能化程度普遍偏低。虽然现已有基于GPS的智能公交系统,但因其存在通信死角等缺点,无法广泛应用。立足于这一现状,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公交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为:站点识别播报、元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终端显示。 车载阅读器识别安装在公交车站站台上的电子标签,并控制车...(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目的:设计一套高性能的智能公交系统。 基本思路:以RFID通信新技术为基础,以嵌入式系统作为硬件平台,以通信网络技术为依托,以数据库技术作为后台管理,且包括完善的监控中心软件和智能的车载终端硬件设计一套能广泛应用的智能公交系统。 创新点:1.无需人工干预的智能报站。本项目利用主动式RFID检测技术,结合门控信号,把人工控制的报站方式转换为智能报站。完全解决了人工操作导致的重复...(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 现行公交系统多为人工控制的站点播报系统,车站的识别、语音的播放还要靠驾驶员控制,不仅容易误报,且增加了驾驶员的行驶负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在公交车的长途路线,无法实现合理的分段刷卡计费。 现也有基于GPS技术的公交系统,但它存在通信死角,在高楼林立、立交桥密集的大城市经常出现信号不稳定甚至没有信号的情况,并且成本不菲,软件设计复杂,难以普及推广。 我们...(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 2010年、江苏无锡、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美新杯MEMS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 无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图片、模型、现场演示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 本课题研究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将RFID、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运用于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1.采用3G通信计算显示公交车辆预计到站时间但存在较大误差。 2.GPS自动语音报站。 3.采用无线调频通信的公交系统。 4.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融为一体,实现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主动管理的系统,达到了车辆运行与交通管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