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赤峰地区地沟油问题的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针对近年来“地沟油”问题的严峻,本小组对赤峰地区“地沟油”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得出结论及可行性解决方法。
- 详细介绍:
- “地沟油”在社会上的存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地沟油上餐桌“这一热点话题,本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对赤峰市的餐饮行业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在积极响应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可鉴的建议,目的在于将“地沟油”“变废为宝”,使人们的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针对形势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详细的介绍了"地沟油"的危害和利用,通过分析其化学成分而鉴定"地沟油"等。除此以外,还介绍了"地沟油"的几种有效的处理办法。通过深入酒店内部调查"地沟油"在餐饮行业的使用得出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作品撰写同时提出了可行之鉴,目的在于整治"地沟油"问题,创建和谐餐饮文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在人们的意识里"地沟油"是一种人人远之的垃圾,但是,"变废为宝"不但能节省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减弱其对环境的破坏,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地沟油"走向餐桌的不法行为。对"地沟油"的正确处理办法包括制备生物柴油、制备垃圾车的燃料等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地沟油"的存在既不利于环境的美化,更有害于人们的健康,所以合理利用、处理地沟油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在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大背景下,权衡在两者之间既能不破坏环境,又能产生新能源,不失是一种好办法。
作品摘要
- 在食品安全状况越来越差的今天,"地沟油"不但危害了环境,而且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地沟油"的界定,分析其危害和如何有效利用,在解决了用化学方式鉴别“地沟油”的同时对赤峰地区的"地沟油"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但调查结果显示,"地沟油"重回餐桌的现象依然存在且不容乐观。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地沟油"的高利润,而解决的办法除了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外,建立完善的"地沟油"回收、生产、利用的产业链至关重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赤峰市现有餐饮企业约6000家,日生产餐厨垃圾300吨,按1吨餐厨垃圾可提炼10%-12%地油计算,赤峰市一天生产“地沟油”约25吨,一年有近1万吨地沟油的产量。真正愿意把餐厨垃圾交到回收线上的企业还不到400 家。也就是说,正规回收企业能收到手的餐厨垃圾只有赤峰市餐饮企业总量的1/15,其余14/15不知去向。资料来源:《红山晚报》(2008年9月14日)、《中国油脂》(2009年4月)
调查方式
- 走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对于地沟油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我国地沟油的来源广且分散,具有含固体杂质多、含水份高、酸值高的特点。国内人已经有许多课题组研究过这个问题。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李琛,通过对我国地沟油现状的描述,展现出地沟油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他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法,热解法和酯交换法。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一般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