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提高沈阳市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文章就沈阳高校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报告引起学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大学生创业意识并使之提高具体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1 大学生创业意识评价体系及方法 2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3 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详细介绍:
沈阳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沈阳的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东北教育行业的前列,高校众多,但由于岗位差异,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创业也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选择目标。 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作为劳动者,利用其现有控制资源和自身能力,在经济环境中寻找并把握创业机会,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创业显然是其自身...(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引起学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大学生创业意识并使之提高,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基本思路:以调查问卷为根本依据,对创业意识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创业意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给出了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先进性: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样本,使得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采用经济数学的统计方法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独特之处:报告采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与经济数学的统计方法相结合,整体运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运用经济数学的统计方法分析大学生创业问题,结果提供给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机构进行此类问题研究的依据,进一步得出更加科学、实际的解决办法来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从而改善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现实意义:引起学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给创业前的大学生、高校、社会提出合理建议,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唤醒大学生创业意识并使之提高,最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作品摘要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通过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和对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访谈,阐述了现实社会中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背景、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在创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报告对国家、社会团体、高校及大学生自身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建议,从多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论证了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郁义鸿:《创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樊一阳、叶春明、吴满琳:《大学生创业学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李新天:《民商法律热点与案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张彦军:基于SWOT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分析研究本毕业论文5,北京教育,2008(1):66~67 5、高海生 傅军栋:大学生就业难的SWOT分析及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发放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 2随机采访:对社会人士采用随机的口头采访。 3访谈调查:对高校内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及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典型人物进行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中小城市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伟,池阿海。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在推进创业教育工作中、高等学校对实施创业教育价值认识上和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上都明显缺位。面对创业困境,政府、高校、学生和家长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四位一体”。 《中国轻工教育2010•4浅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福建农林大学,周谟錾。作者在文章中指出随着当前我国大学...(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