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隐性教育理论的辽宁省高校校园景观文化内涵挖掘调查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哲学
- 简介:
-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高雅文明的校园景观文化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优美而充满个性的景观环境,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将“环境育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文章以辽宁省高校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景观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校园景观文化内涵。
- 详细介绍:
- 以往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过分注重建筑实体空间,强调环境要适应教学和科研,而对校园景观文化这类人文环境景观设计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求却较少关注。本课题从景观文化内涵的特点出发,分析校园环境景观的空间品质特征,挖掘校园景观文化的隐性教育内涵,为营造满足多数人需求的校园景观文化空间提供参考,从而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景观环境质量与文化品位,提升校园景观文化对师生的隐性教育价值,把校园环境作...(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文章从景观文化内涵的特点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校园环境景观的空间品质特征,为营造满足多数人需求的校园景观文化空间提供参考,从而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景观环境品位,提升校园景观文化内涵对师生的隐性教育价值,更好的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这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或者说是通过艺术的教育,实际上柏拉图对这一主题早已有所研究,但选择的词汇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选择的方向不同,此研究与现代需要形成了关联,真正的植根于基础教育。校园景观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来讲是复杂的也是有挑战性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相比景观文化环境建设,以往的大学校园过分注重建筑实体空间,强调环境要适应教学和科研,而对校园景观文化这类人文环境景观设计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求却关注较少。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高雅文明的校园景观文化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辽宁省高校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景观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校园景观文化内涵。
作品摘要
- 随着教育的发展,校园景观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浓郁的校园景观文化气息存留于学校的各个角落,也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校园景观文化内涵作为艺术教育的必要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景观文化内涵的特点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校园环境景观的空间品质特征,为营造满足多数人需求的校园景观文化空间提供参考,从而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景观环境品位,提升校园景观文化内涵对师生的隐性教育价值,更好的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9—34. [2][日]现代建筑集成(中文版)[M].东京:日本株式会社MEISEI;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秦红岭.试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高等建筑教育.2004,(3):113—116. [4]万小平.关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几个问题[J]...(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论述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研究的论著。在国外,美国著名大学校园规划专家理查德•道贝尔(Richard P.Dober)著有一系列关于校园环境的著作,如《校园规划(campus planning)》(1963)、《校园建筑(Campus Architecture)》(1996)、《校园景观(Campus Landscape)》(2000)。另外查尔斯• 摩尔(Char...(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