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在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湖北省女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可是以区域教育与就业为重点的专门研究仍然显现不足。究其原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促成矛盾形成,表现为国家相关政策缺乏完善、性别歧视等社会不利条件等。依据人事心理学与职业发展理论,指出女大学生应该遵循“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湖北省11所高校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覆盖面广、真实有效,是对我省在汉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征询。
详细介绍:
近年来,教育问题已成为时事热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据悉,我国高校招生数以年均20%左右的幅度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一。调查显示,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 本...(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关于在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 关于在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方面。女大学生就业直接牵涉到其自身权益、社会效益、家庭问题,甚至是教育发展。(1)调查形成关于女大学生自身就业素养方面的相关数据;(2)挖掘女大学生中就业榜样或可供借鉴的提高方法;(3)比较社会需求与女大学生就业需求关联,探索之间矛盾点;(4)探索女大学生就业预期变化规律,划分就业情况与资源能力类型,促使其做适当调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女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可是以区域教育与就业为重点的专门研究仍然显现不足。能否掌握一定的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分析调研相关问题,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群体权益的维护,更涉及到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立足武汉地区高校,从往年女大学生在就业群体状况(包括就业率、就业去向等)、现今在校女大学生就业倾向与自身能力,以及就业环境等层析加以调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拟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女大学生就业前的非理性思想;(2)女大学生形成对个人就业能力的自我认知;(3)女大学生对就业发展的科学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作品摘要

近年来,教育问题已成为时事热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据悉,我国高校招生数以年均20%左右的幅度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一。调查显示,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 本...(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关于在汉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申报2010年湖北省共青团调研奖。

参考文献

[1]李芳,张会欣.基于内外因视角下的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0(11). [2]朱以财.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3]陈丽萍.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策略[J].知识经济,2010(21).  [4]郑琼梅,刘时新.性别歧视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0)...(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从图书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反映来看,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覆盖了以下五个方面:(1)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2)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征、形式与原因;(3)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分析;(4)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对策;(5)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法律与公共行动等。尤其是形成了一些有关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并从原因、心理...(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