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电沉积制备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及其应用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文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使CdS和CdSe均匀地沉积在TiO2/FTO电极上。经过分别对CdS量子点和CdSe量子点电沉积时间以及稳定剂的优化,得到最佳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在标准模拟太阳光照下,该电极制作的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4.40%。将该电极应用于光解水,其光转化效率达到了8.17%。
- 详细介绍:
- 本文采用电沉积方法,在TiO2电极上均匀快速制备CdS量子点和CdSe量子点,该方法克服了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化学浴沉积法等传统方法在电极上沉积量子点不均匀、耗时等缺点。 经过对CdS量子点和CdSe量子点电沉积时间以及稳定剂的优化,以经过TiCl4溶液处理的TiO2/FTO电极为工作电极,得到最佳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与单独的TiO2/Cd...(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针对量子点敏化电极的结构对太阳电池的影响进行讨论,将其应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和光解水,测其光电转换效率及光能转换化学能的效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课题采用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电沉积法制备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并将其应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及光解水制氢中。电沉积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连续离子层吸附生长法(SILAR)的缺点(使量子点在TiO2电极上生长不均匀),成功地合成了CdS和CdSe均匀覆盖的TiO2电极,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方面获得了非常高的光电转换效率(4.40%),此外,在光解水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也高达8.17%。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电池,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在目前能源危机严重的现实情况下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开发的电沉积制备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极的方法简单、快速,所制得的量子点敏化电极除了可用于制备太阳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光解水制备氢气。为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提供一些合理的思路,并将推动该型太阳电池的研究与应用化进程。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采用电沉积的方法,使CdS和CdSe均匀地沉积在TiO2电极上。经过分别对CdS量子点和CdSe量子点电沉积时间以及稳定剂的优化,得到最佳的CdS/CdSe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与单独的TiO2/CdS、TiO2/CdSe以及TiO2/CdSe/CdS结构的敏化电极相比,TiO2/CdS/CdSe电极的结构中能形成有利于电子注入和空穴传输的阶梯状能级排列,因此在标准...(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无
鉴定结果
- 该作品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 1 S. Rühle, A. Zaban, M. Shalom, Quantum-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 ChemPhysChem, 2010, 11, 2290-2304. 2 Y.-L. Lee, C.-F. Chi, S.-Y. Liau, CdS/CdSe Co-Sensitized TiO2 Photoelectrode for Ef...(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CdS、CdSe量子点敏化光电极的制备方法有间接法和直接法,其中间接法又叫分子链接法(LA),由于量子点与TiO2间由连接分子链接,电子在传输过程中有损失,且该方法制备的敏化电极存在量子点在TiO2上覆盖率过低的缺陷,因此其光电转换效率不高。直接法有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和化学浴沉积法(CBD),据文献报导目前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为4.92%,由CB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