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新空巢”现象--珠三角地区城市中年空巢现象调查(以广州海珠区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新空巢”家庭是指,父母年龄处于36到59周岁之间,全部子女因各种因素离开父母,不与其共同居住的家庭,其空巢期理论上长达20-30年。空巢家庭的低龄化,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此份调查报告旨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现有文献资料,修正未经实证的理论偏差,填补对于“新空巢”现象的分析研究的空白之处,并进一步针对这种社会新问题的解决措施提出创新性和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 详细介绍:
- “新空巢”家庭是指,父母年龄处于36到59周岁之间,全部子女因各种因素离开父母,不与其共同居住的家庭,其空巢期理论上长达20-30年。空巢家庭的低龄化趋势,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新空巢家庭的成员面临与老年空巢家庭显著不同的挑战,由此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物质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等,愈发加剧了新空巢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性。和...(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我们小组在“新空巢”现象调研基础山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政府解决“新空巢”带来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基本思路: 陈述“新空巢”现象——研究方法与样本抽样的介绍——分析调查统计数据,概述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的现状——分析城市中年空巢现象的成因、总结城市中年空巢现象的影响——对于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的建议,并针对调查活动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再研究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一、科学性 本小组遵循“定义问题——回顾文献——建立分析框架,选定研究设计以及收集与分析资料—实践调研—形成结论—未来研究构想与建议”的现代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 二、先进性 对以往未经实证的理论偏差进行修正,填补了对于“新空巢”现象的研究空白,并提出创新性和可行性建议。 三、独特之处 以实证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对未经实证的理论偏差进行修正;填补社会新现象的分析研究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实际应用价值 有助于已经进入中年空巢家庭的父母平稳适应空巢期;鼓励子女多与父母交流,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有助于促进社区文化设施和社区建设的完善。有利于政府发挥城市中年空巢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扩大了民众对“新空巢”问题的关注。 二、现实指导意义 在理论和实证数据基础上,丰富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的资料,为各方面行动提供有益借鉴。
作品摘要
- 本调查报告关注中国珠三角地区城市中年家庭在子女离家后的家庭生活状况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即城市“新空巢”现象)。城市“新空巢”现象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会更普遍,所引发的问题也会更严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学界研究只处于起步阶段,社会、政府的应对举措也尚未完善。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探明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真实情况,对该现象所引发的问题建言献策。本调查小组在回顾现有文献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一、文献 [1][美]Earl Babbie.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上册)[M].第8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576. [2] 彭华民、杨心恒主编.社会学概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8. [3][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1-127. [4] [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国内方面: 1.国内学者们对于空巢家庭的关注集中于“旧空巢”家庭,即老年空巢家庭,其相关研究是全方位式综合的,已经进入到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单一式深化的介绍。而对“新空巢”家庭的讨论尚未出现对此现象的专题性的细化研究。 2.目前国内对于中年空巢家庭的研究基本仅仅采用定性分析,学界更多的只是建立在一些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理论推断,显得单薄且在某种程度上流于空泛化。 3.由于对“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