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人际传播理论在高校朋辈教育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小类:
经济
简介:
当前高校适应性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局面,以往的高校适应性教育文献作品大多着眼于德育教育、朋辈教育,对于从传播学的领域研究甚少。本文结合高校适应性教育的新模式——朋辈教育制度模式,为高校的新生教育提出了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高校朋辈教育体系的构建作用。
详细介绍:
《孙子•谋攻》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于今天依然意义深刻。在这场争锋之中,如若将高校朋辈适应性教育制度比作“己”,将人际传播理论比作“彼”,则此战的意义即在于如何利用人际传播理论指导高校朋辈适应性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也是一个过渡时期。他们面临到的是来自于学习、生活、心理、人际等多方面的巨大变化。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站在传播学领域角度,着重审视人际传播理论在高校朋辈教育中的内容、作用及运用,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旨在完善朋辈教育体系。 在第一部分“势篇”中列举了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人际传播理论之于高校朋辈教育的意义;接着在第二部分“谋略篇”中具体分析了人际传播理论对朋辈教育的指导,第三部分“警示篇”中对高校朋辈教育的负面作用进行提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关于高校适应性教育的研究和调查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在于高校新生的角色转换与适应性教育方面; 2、朋辈教育制度在我国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的运用于预防艾滋病、性病、及安全性行为教育领域,我国高校目前主要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中采用; 3、本文站在传播学领域角度,着重审视人际传播理论在高校朋辈教育中的内容、作用及运用,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旨在完善朋辈教育体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依托自笔者所指导的团队:东北某高校2010级广告学专业抽样样本的实地实践和调查统计,同时借助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等资料的支持完成,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得到了保证。 本文不仅指出了当前高校适应性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还站在传播学的领域,结合高校适应性教育的新模式朋辈教育制度模式,为高校的新生教育提出了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高校朋辈教育体系的构建作用。

作品摘要

当前高校适应性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局面,以往的高校适应性教育作品大多着眼于德育教育、朋辈教育,对于从传播学的领域研究甚少。本文结合高校适应性教育的新模式——朋辈教育制度模式,为高校的新生教育提出了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高校朋辈教育体系的构建作用。 目录: 一、势篇 1、知己:高校朋辈教育的内容 2、知彼:人际传播理论之于高校朋辈教育的意义 二、谋略篇:人际传播理论对高校朋...(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11日获东北林业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胜奖。

参考文献

[1]吴长亮.人际传播理论在景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4). [2]施露.人际传播中的变异现象分析[J],今传媒,2010(9). [3]周毅仁.角色的转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9(3). [4]唐晓玲.人际传播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课题为人际传播理论在高校朋辈教育中的作用及其运用,属于教育类项目。涉及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传播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朋辈教育的原意(Peer 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的运用于预防艾滋病、性病、及安全性行为教育领域,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有的文章中把这个概念翻译为同...(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