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我们团队通过走访服务、座谈、问卷等调查方式对济宁市汶上县白石镇留守老人和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两方面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通过分析思考,在家庭养老缺位的条件下,打造具有中国农村养老特色的“爱模式”并提出“天下父母皆我父母”的理念,希望全社会能多关心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使这些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 详细介绍:
- 我国的经济模式大都为人口密集型经济,而且多分布于沿海城市,这就使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生贫富差距,这就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年轻人外出打工就产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这一群体变得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通过对留守老人的调研,我们从感情、经济、生活、社会及国家等诸多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并希望国家能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解决这一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调研活动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外出务工者进行了调研,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在此之前未被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我们的解决措施——“爱模式”互助模式,倡导“天下父母皆我父母”的理念,呼吁全社会关心帮助身边的留守老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关注农村留守老人,让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让千万外出务工子女安心在城市发展致富的重要前提。此次对留守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让外出务工子女和全社会知道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困惑到底有什么,以便于解决留守老人这一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品摘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而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还在完善中,其间就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团队通过走访服务、座谈、问卷等调查方式对济宁市汶上县白石镇留守老人和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两方面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生活条件较差,隔代教育负担重,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通过分析思考,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并提出“天下父母皆我父母”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调研活动受到济宁市汶上县白石镇人民的欢迎,曾经在山东科技大学报上被报道过,并获山东科技大学校一等奖,我们的团队也被评为校优秀团队。
参考文献
- 【1】 刘瑞芳,钟瑶.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J]沧桑, 2008, (05) . 【2】 曹新美,刘翔平,唐宏. 赣州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 【3】 高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05, (02) . 【4】 李海峰,陈天勇. 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近年来,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调研比较多,对空巢现象也较为关注,而将打工子女与农村留守老人相结合进行的调研分析较少,而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断裂才导致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严重化。本文结合目前同类研究的不足,站在打工子女与农村留守老人的结合点上进行调研,在家庭养老缺位的条件下,打造具有中国农村养老特色的“爱模式”,呼吁“天下父母借我父母”的理念,共同关注农村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