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调查—基于四省五地的实证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近年来不同程度的公共信任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政府执政的期望值,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尤以基层政府为甚。村委会作为基层政府之下的自治组织,面对最广大的农民群体,因而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程度,就直接影响到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本课题在公共政策视角下,以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为基点,调查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探求提高村委会及基层政府信任度的对策,加快政治民主建设的进程。
- 详细介绍:
- “信任”在词典的解释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 它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间的各种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人们对政府合理期待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而另一方面,政府回应并满足期待的供给却相当有限。换言之,即是政府在社会公共资源分配过程中的供给与人们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公共政策是指“特定的社会主体对社会公...(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作品撰写的目的:分析在公共政策决策、执行、监督环节中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现状及其原因,探求提高村委会以及基层政府信任度的措施,以求更好地增强政府的合法性。 作品撰写的思路:(1)导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2)调研基本情况概述。(3)调研数据分析(4)访谈分析—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行深入分析。(5)调查结论—调查结论;原因分析;对策建议。(6)附录—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调研过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 •本研究行程几千里,选取了全国四省五地的5个县20个乡镇的所有行政村(共1244个)的农民为调研总体,采用分类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研样本。调查过程中,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结合具体的政策,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先进性与独特性 •将考量信任的主客体定位于农民及村委会,研究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度。 •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以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为基点,研究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问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方面,本作品能够为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借鉴,促进面向农村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科学化、民主化; 另一方面,形成提高村委会的信任度的可操作的实用性对策建议,为以提高村委会信任度为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创造条件;为基层政府等政治实体的公信力的重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 近年来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下降,以基层政府为甚。而村委会作为基层政府之下的基层组织,其所面对的是最广大的农民群体,因而农民对村委会的信任情况直接影响了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本调查选取了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江西省为重点,辅之以四川省,河北省与福建省273个村共1300位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及比较在公共政策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农民对村...(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选拔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 [1]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 (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2].刘伯龙 ,竺乾威 , 程惕洁.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M] 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 [3].左停,徐秀丽,唐丽霞.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4].刘伯龙 ,竺乾威 , 程惕洁.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访谈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在问卷调查法中,样本的抽取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多段随机抽样;在访谈调查法中样本的抽取则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村委会信任度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基本处于学术空白。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的主体定位于政府,研究政府信任度。由于村委会是乡镇基层政府的权利延伸,在信任度的研究方法上与政府信任度的研究存在相似性。所以以下我将对政府信任度研究做些相应的综述,用以借鉴村委会信任度研究。 1.我国研究现状 我国对信任度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但目前研究速度却很快。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