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多氮杂环配体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能源化工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课题拟利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铜资源,结合各种优化选择的多氮杂环配体及有机膦配体,来开展环境友好、高效价廉的一价铜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发光性能、发光机理、及其器件应用研究,为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高效的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与器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详细介绍:
- 近年来,一价铜配合物因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光化学物理性质独特,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非线性光学材料(NLO)、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已成为化学与材料交叉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1–3]。相对于钌、锇、铱、铂、铼等过渡金属,铜资源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而且由于我国铜资源的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因此,开展铜(I)配合物发光新材料的研究,对于铜资源的...(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有机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2)用分子设计和定向组装思想,来设计合成廉价高 效的一价铜配合物发光材料; (3)测试所制备铜(I)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其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并总结其相关规律; (4)通过分子结构的修饰改造,开发出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价廉的铜(I)配合物发光新材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包含无机金属和有机配体两种结构单元的铜(I)配合物发光新材料,具有无机物的高稳定性和有机物的良好修饰性; (2)通过对分子结构及取代基的修饰改造,可实现对材料发光性能及物理性的提高和改善。 (3)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具有纯无机物无法比拟的良好修饰性; (4)充分利用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发光性能优异的铜资源; (5)利用了三重激发态发光,发光效率可大幅有效提升。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当前使用的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主要局限于铂、钌、铱等贵重金属配合物,而利用储量丰富及价格低廉的铜资源,来开发配合物发光新材料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且,由于我国铜资源的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三位,江西省又具有较好的铜资源优势。因此,开展铜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有利于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加工研究,也可为江西省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论文摘要
-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膦配体的一价铜配合物:[(PPh3)2Cu(μ-X)2 Cu(PPh3)] (X = Br (1); Cl (2)), [{Cu(PPh3)X}2](μ-HL)] (HL = 3,5-双{6-(2,2′-吡啶)吡唑}, X = I (3); Br (4)), [{Cu(μ-dppm)}2](μ-HL)](NO3)2 (dppm =双(二苯基膦)甲烷} (5)...(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发表的文章(详见附件): [1]陈景林, 宋 鹏, 温和瑞, 等. 双核铜(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固态发光性质的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0, 1(1): 27–29. [2]Chen Jing-Lin, Wu B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 and dinuclear copper(I) ...(查看更多)
鉴定结果
- 论文选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目的明确,主要研究内容饱满。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及先进性。论文写作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 [1]Armaroli N, Accorsi G, Cardinali F, Listorti A.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physic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opper [J].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2007, 280: 69–115. [2]Bessho T, Constabl...(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重金属磷光配合物,由于具有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可利用包括单重态和三重态在内的所有能量形式,发光效率可大幅提高。目前,发金属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主要集中于第五、六周期,如钌、锇、铱和铂。但由于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开采困难,而且在大规模应用后可能带来原材料紧张的问题。此外,这类重金属化合物通常都有毒性,因此,这类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又会带来环境污染以及给生产及使用者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