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目标体的进行学习,建立目标体的多元目标特征库,机器人自动搜索目标并实现对目标体的操作,其研究内容涉及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控制理论、机器人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设计的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可广泛运用于静止、运动目标体的自动跟踪和识别场合,如:危险品自主搜索的排爆机器人、成熟果蔬识别采摘机器人,也可作为机器人控制的实验教学工具。
详细介绍:
本系统根据视觉伺服控制理论,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机械结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模型学习以构建目标特征库;设计匹配算法,对提取的目标特征值与目标特征库的特征值进行匹配,完成目标的空间定位;根据方位确定算法,确定机器人运动控制参数;按照运动控制算法,控制机器人完成目标体的抓取。 采用双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以基于ARM920T内核的32位微处理器S3C2440A作为主控制器、Linux操作系统...(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 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设计的基本思路:本系统根据视觉伺服控制理论,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机械结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模型学习以构建目标特征库;设计匹配算法,对提取的目标特征值与目标特征库的特征值进行匹配,完成目标的空间定位;根据方位确定算法,确定机器人运动控制参数;按照运动控制算法,控制机器人完成目标体的抓取。 采用双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以基于ARM920T内核的32位微处理器S3C2440A作为主控制器...(查看更多)

科学性、先进性

1科学性 本设计采用的是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系统,该控制方式直接以图像特征作为反馈信息,不需要进行位姿估计。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比基于位置的跟踪能力更好,可以很好实现对目标的抓取。对目标位置的确定和目标抓取过程中采用了双CPU控制系统。当摄像头识别到目标时,利用算法计算出目标在空间坐标中的位置;通过ARM板将空间坐标转化成机械臂各关节需要转动的角度,并将此角度发给C8051F...(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2011年5月在合肥学院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展示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 、图纸 、现场演示 、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该作品设计实现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在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机械结构基础上,采用基于 ARM9核的32位微处理器S3C2440+8位微处理器C8051F120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摄像头采集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设计实现了目标特征库、目标匹配算法、目标方位确定算法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控制算法,实现目标体的抓取。 设计的基于视觉伺服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可广泛运用于静止、运动目标体的自...(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研究状况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世界发达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对于机器人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机器人的智能控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 日本因为劳动力显著不足,机器人的研究得到了日本政府在经济和技术上面的支持,目前日本机器人已经成为继美国和德国的之后的机器人王国。日本研制的ASIMO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设计一套计算机程序,使...(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