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调研组以派潭镇小楼镇为重点案例,剖析增城市绿道建设现状。其中,利用“满意度重要性”指标向绿道使用者、管理者进行科学调查,有重点的评估现阶段增城绿道建设情况。另外,本着更好的推动绿道建设,为增城乃至各地更好的建设绿道为目的,调研组针对“满意度重要性指标”调研结果提出有效的、科学的建议。
详细介绍:
一、 透视背景知识 (一) 国内外绿道现状简介 绿道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的景观轴线和公园道,正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绿道,全称绿色通道,是指实现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协调的生态、休闲、美观及其他用途的多目标线性土地网络。 国外的绿道研究和建设主要围绕绿道沿线的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视觉美学设计方面进行开展。同时,综合考虑绿道的综合性建设、使用格局与使用者体验和实施、...(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 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以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调查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分析自行车绿道建设优势与不足,满足广大居民需求,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三阶段七步骤: 1、前期准备(提出问题,文献研究):通过访谈和文献法了解当地绿道建设绩效; 2、项目执行(方案设计,实施调研,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制定方案,预调,正式调研,分析不同群体满意度指数差异,引进“重要性—绩效”模型区分各群体对不同建设项目轻重缓急的认知,总结现状; 3、后期反馈:向政府提交成果并获取反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充分研究国内外绿道建设案例,积累绿道建设理论基础;基于对增城绿道资源的研究,以派潭与小楼为重点案例深入考察绿道建设现状,提出宝贵意见。 先进与独特之处: 1、课题新鲜富有意义,符合科学发展观; 2、思路清晰,符合科学调研流程; 3、方法独特有效,采用基于满意度指数的“重要性-绩效”模型研究方法,区分绿道建设工作的轻重缓急; 4、资料丰厚,从政府获得绿道建设的第一手资料,符合实际。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调研以建立增城绿道品牌效应为目标,了解并寻找推广方案,让“以绿道推动绿色经济”模式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推广。本调研队伍以走在广东前列的增城市派潭镇与小楼镇绿道建设为例,进行自行车绿道建设“重要性—绩效”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绿道的建设现状和当前绿道建设取得的“满意度”成效,以提高绿道建设水平,为其他自行车绿道建设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意见。进而达到以生态网络作规划,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三个功能的水平。

作品摘要

结合本次调研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这三大群体对自行车绿道建设在建设、维护、宣传、功能成效这四个指标“重要性-绩效”的认知,在建设方面,绿道建设者应该先了解各群体对绿道建设的“重要性”指标主要是什么。目前管理人员容易因急切追求功能成效而忽略生态因素,也容易因追求宣传成效而忽视实质建设,而居民更注重维护成效,游客更注重建设和宣传成效,可见基于生态因素以及使用群体的需求来建设绿道...(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朱强,刘海龙.绿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J].城市问题,2006(5):11-16. [2] 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 [3] 何海宁,郭海燕. 绿道规划:最大的困难是官员,最大的问题是土地[N].南方周末,2010-2-4(C16) [4] 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 [5] 张文雄...(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主要包括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文件和集体组织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Boston Park System)。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美国的环保运动蓬勃开展,并形成了3个绿道的研究中心和代表性研究学者。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的报告强调了绿道给居民带来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在1990年,美国查理斯.莱托(Cha...(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