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多重侵害大学新生抑制控制功能的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儿童期多重侵害普遍存在,多重侵害可以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执行功能是个体在实施目的行为过程中以动态、灵活的方式协调多个认知子系统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抑制控制功能是执行功能的核心,遭受多重侵害个体与正常对照个体相比,抑制控制功能有怎样的特点,尚无充分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遭受多重侵害大学新生的抑制控制特点。
详细介绍:
多数对创伤的研究集中在性虐待、躯体侵害、约会暴力等某种具体类型上,然而过去10年间对儿童期累积创伤的研究发现,创伤倾向于聚集出现,因此多重侵害的研究逐渐得到了重视。美国New Hampshire大学儿童青少年侵害研究专家David Finkelhor 于2005年提出了多重侵害的概念,并研制了青少年多重侵害问卷(JVQ)对多重侵害进行客观测量。他提出,多重侵害是指儿童青少年在过去...(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拟在普通大学新生中进行筛查,对多重侵害的大学新生的心理社会特征与抑制控制的特点进行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 对多重侵害的大学新生的心理社会特征与抑制控制的特点进行研究。国内外对于侵害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侵害,多重侵害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数不多的研究集中于多重侵害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对多重侵害者执行功能的系统研究较少。 2. 本研究被试资源充足、研究工具充足、研究设计合理可行。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多重侵害青少年的抑制控制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能使我们了解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如何产生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的行为,为揭示多重侵害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在实践中,有助于了解多重侵害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问题根源,对一些社会现象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并对社会干预措施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品摘要

选取济南市某高校全体大一新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前取得其知情同意。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9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2份,有效回收率94.8%。本次调查发现69.8%大学新生至少有一种侵害,多重侵害比例为11.6%,低度多重侵害、高度多重侵害的比例分别为9.7%、1.9%。目击暴力侵害的发生率最高,为55.33%,其次为一般侵害(32.96%)和同伴欺负(17.17%)。多重侵害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David F, Patrichia H . The victimization of children and youth: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M] . New York: Handbook of Youth and Justice, 2001. 2. Finkerlhor D, Ormrod R, Turner H, et al. M...(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访谈、利用计算机进行抑制控制测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Katherine 等认为心理和认知功能障碍往往是多种受虐类型共同作用的结果;Fishbein发现儿童遭受躯体虐待将影响其问题解决能力;我国黄国平等对儿童期性虐待(CSA)受害者执行功能的研究发现,CSA组在韦氏智力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表现均较对照组差,说明性虐待受害者执行功能受到损害。 本团队综合国内外对创伤和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后发现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创伤和...(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
Loading...